(大公報 記者 龔學鳴)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前往深圳參加由香港工業總會等機構主辦的大灣區(深圳)工商界交流會。交流會以「深港共譜科技創新 新質生產引領未來」為主題,李家超表示,深港河套是香港與深圳共同推動的科技創新合作區,結合兩地的體制優勢,將成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策源地。他亦寄語香港工商界積極在內地創新創業,全力發揮海內外網絡,改革求變,貢獻國家,回饋香港。
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孟凡利應邀為交流會主禮。孟凡利形容兩地是好鄰居、好夥伴,去年深港合作取得大量成果。他強調深圳市民對香港的特殊感情,歡迎香港各界到深圳來。
李家超為交流會主禮致辭指出,他很高興今年首次在香港以外的訪問行程,是在深圳與近一千位粵港澳政商界人士探討大灣區建設在創新科技、智能生產等新興板塊的無限機遇,別具意義。
善用CEPA全新優惠待遇
李家超表示,深港河套是兩地共同推動的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特區政府去年發布了《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綱要》,將推動合作區匯聚海內外創科企業,打造人才高地,把先進研發成果轉化落地,為國家加速發展新質生產力。
他指出,香港一直積極服務國家發展。改革開放以來,一批又一批香港工商企業家積極為家鄉建設和國家發展貢獻力量。在新一年,他建議大家從三個重要方向發揮力量。
第一,積極在內地創新創業,貢獻國家。CEPA服務貿易協議的新一份修訂協議,將在3月1日實施,他鼓勵香港以至全球企業,善用CEPA的全新優惠待遇,開拓內地市場源源不絕的機遇,服務國家,把資金和人才「引進來」、企業發展「走出去」。第二,全力發揮海內外網絡,回饋香港。他指出,香港企業家長袖善舞,在內地和國際的經貿網絡寬廣。期望大家繼續充分發揮香港「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更好貢獻香港在國家對外開放中發揮積極作用。第三,不斷煥發創新精神,改革求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迅速發展。期待大家主動應變、求變,深刻把握國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機遇,推動產業升級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
孟凡利致辭時表示,香港是深圳非常好的鄰居和夥伴,亦一直是深圳學習的榜樣和做事的標桿,深圳45年來的快速發展,從香港獲益很多,深圳市民對香港有一份不一樣的特殊感情。去年深港合作取得大量成果,深圳未來會繼續好好向香港「老大哥」學習,向香港特區政府、企業機構和各界請教。
孟凡利:國際對港充滿信心
孟凡利指出,高興見到香港經濟增長保持良好態勢,金融市場活力四射,投資環境優化吸引大量內地和海外企業進駐,居民收入不斷增加,國際影響力競爭力持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重奪世界前三位,都反映國際社會對香港充滿信心。
孟凡利說,深圳不只是一個工作奮鬥、工業創新的城市,亦是一座可以擁有高品質生活的城市,歡迎香港各界到深圳。
工總轄下的珠三角工業協會自2002年起舉辦大灣區(深圳)工商界交流會。因每次都有約千名粵港澳工商界人士參與,共商如何深化大灣區高質量合作,故又稱「千人宴」。今年的「大灣區(深圳)工商界高峰論壇及交流會2025」由工總、珠三角工業協會、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和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聯合主辦,為工總成立65周年一系列慶祝活動打響「頭炮」。
港深合作不斷升級 當大灣區發展基石
香港工業總會、香港生產力局等機構主辦的大灣區(深圳)工商界高峰論壇昨日在深圳舉行。工總主席莊子雄為論壇致辭表示,港深兩地合作是改革開放的經典範例,始終在創新與實踐中不斷升級,成為大灣區發展基石。他說,如今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港深進一步深化合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相信只要港深兩地攜手合作,充分發揮各自優勢,一定能在大灣區建設中實現共贏,為國家發展和全球經濟注入強大動力。
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張晉周致辭時指出,深港的合作原是前店後廠,現在都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共謀科技創新,引領未來。大灣區的發展,特別是深圳的發展,離不開40多年來,包括香港工業總會在內的香港工商界的貢獻,香港工商界發揮橋樑、紐帶的龍頭示範作用,推動投資、貿易、人才、技術合作,為深港合作注入了源源不絕的強勁活力。
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在論壇上表示,香港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成員,在推動大灣區的新質生產力發展扮演着關鍵角色。香港要善用自身優勢貢獻大灣區及國家的新質生產力發展,同時抓緊創科發展黃金機遇,充分發揮自身的企業家優勢,加強工商界的參與,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
河套香港園區加快建設
孫東強調,要加快河套香港園區的建設,推動河套合作區的高質量發展。循打造世界級的產學研平台、建設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中試轉化基地、營造全球創科資源匯聚點和開闢制度與政策創新的實驗田等四大方向,全力推進河套香港園區的發展。
今年的高峰論壇以「香港創新藍圖在灣區及內地扮演的角色」、「國際新形勢下大灣區新質生產力發展機遇」,以及「實踐分享」為主題,舉行三場討論環節,邀請兩地政府、機構及企業代表,以及學者分享與討論,為三地構建大灣區跨界別交流平台。同場設有創新科技及新質生產力展覽,展示不同機構的發展及研究成果。近500名粵港兩地政府、產業、學術、研究以及投資界人士出席高峰論壇,就大灣區的發展新機遇分享交流,團結工商界力量,以推進香港與大灣區創科、新型工業化以至新質生產力的發展。
(來源:大公報A7:要聞 2025/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