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的《福建省閩台關係檔案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於10月1日起施行。福建省檔案館黨組成員、副館長馬俊凡介紹,這是大陸首部文化領域涉台專項地方性法規,也是《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出台後,首部省級層面涉台專項立法。《條例》將進一步加強對閩台關係檔案的保護,這些檔案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歷史見證。
據新華社報道:明清以來,福建居民大規模遷居台灣,在閩台往來過程中,形成了數量眾多、內容豐富的閩台關係檔案。這些檔案印證了兩岸歷史淵源,體現了兩岸交流交往,承載了中華民族記憶,是海峽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同屬一個中國的歷史見證。
據悉,《條例》共二十五條,闡述了閩台關係檔案的定義、範圍,並對立法目的、保護原則、保障機制、責任主體、職責分工、保護利用等作出了規定。在保護利用方面,《條例》提出建立調查認定機制、注重日常安全監管、推動資源共享利用、加大研究開發力度、推進兩岸交流合作等五項要點。
在完善社會參與機制方面,《條例》明確規定檔案保管單位可以通過接受捐贈、購買、代存、複製等方式收集閩台關係檔案;鼓勵非國有收藏機構通過收集、整理、展示等方式積極參與保護利用工作;鼓勵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積極宣傳閩台關係檔案,通過收集、捐贈等方式,參與閩台關係檔案保護利用工作。
《條例》還規定,台灣同胞在利用閩台關係檔案時,與福建省居民享有同等待遇。鼓勵、支持閩台宗親、鄉親、姻親利用閩台關係檔案開展尋根謁祖、族譜對接等活動,積極推動重要閩台關係檔案申報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
福建省檔案局檔案執法監督處處長葉建強介紹,2022年以來,全省徵集到「遷台記憶」檔案文獻51000多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一步,有關部門將以實施《條例》為契機,加大檔案文獻徵集力度。
建立數據庫 增進文化認同
另據大公報記者蘇榕蓉報道: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台籍教授施沛琳向大公報表示,文化是凝聚人心的力量,加強閩台關係檔案的保護,對於正確認識閩台歷史淵源、留住兩岸同胞共同記憶、增進中華文化認同具有重要的意義。兩岸民眾在不同時段互相往來的信件,個人及其眷屬或者相關親歷者的日記、回憶錄等,都是非常豐富的。《條例》的出台有利於未來兩岸檔案的收集保護,推動下一步的開發利用和資源共享,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向。
台北青年王先生表示,《條例》提出要推動建立專題數據庫,構建信息共享平台,這對於兩岸學術研究是一個福音。期待未來檔案專題數據庫可以借助多元化的展覽等形式,向兩岸公眾展示珍貴的檔案資料。
台北自由撰稿人許陳品表示,他家族的先人就來自福建泉州,就連長輩過世時的訃聞都不忘寫上祖籍地安溪,「閩台一家」的精神在他家族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如今《條例》更是從法律上保護閩台的共同記憶,讓「兩岸一家親」精神更深入下一代台灣青少年的心中。
話你知|為什麼要制訂《福建省閩台關係檔案保護條例》?
•為了加強對閩台關係檔案的保護,守護兩岸共同歷史記憶,發揮閩台關係檔案在反映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中的作用,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什麼是「閩台關係檔案」?
•《福建省閩台關係檔案保護條例》所稱的閩台關係檔案,是指閩台往來過程中直接形成的,印證兩岸歷史淵源,體現兩岸交流交往,承載中華民族記憶,對國家和社會具有保存價值的各種文字、圖表、聲像等不同形式的歷史記錄,主要包括:(一)文書、信件、契約、族譜等;(二)個人及其眷屬或者相關親歷者的日記、回憶錄、口述資料等;(三)書畫、印章,匾額、楹聯、碑刻及其拓片等;(四)照片、錄音、錄影等;(五)反映傳統禮儀、民俗文化、紀念活動等的資料;(六)其他依法需要保護的歷史記錄及其載體。
如何收集「閩台關係檔案」?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國家檔案館、博物館、圖書館、紀念館和其他國有的收藏、研究機構(以下簡稱閩台關係檔案保管單位)可以通過接受捐贈、購買、代存、複製等方式收集閩台關係檔案。
•鼓勵非國有收藏機構通過收集、整理、展示等方式積極參與閩台關係檔案保護利用工作。鼓勵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積極宣傳閩台關係檔案,通過收集、捐贈等方式,參與閩台關係檔案保護利用工作。
•鼓勵單位和個人向國家檔案館等閩台關係檔案保管單位捐贈、寄存閩台關係檔案。
(來源:大公報A10:兩岸 2024/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