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網 記者劉蕊 實習生張媛媛 河南報道)「每次到機場,我一定會把長輩(的骨灰)放在地上,告訴他:『爺爺(或伯伯),我們到家了,這裏就是家鄉的土地了。』」7月2日14時50分,從台灣桃園起飛的CZ3024航班抵達新鄭機場,「靈魂擺渡人」劉德文先生用他獨特的「魂歸故土」儀式,護送1925年出生的靳致欽老兵魂歸故里。這位一生未婚、無兒無女的老兵,闊別家鄉77年後,終於在親人的不懈追尋與兩岸同胞的熱心幫助下,踏上了魂牽夢縈的故土。
靳致欽是家中兄妹五人中的老大,77年前他離開大陸到達台灣。「隨着與他平輩的老人相繼離世,父親再三囑咐我,一定要將大哥接回故鄉。」老人的侄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回憶道,這份沉甸甸的囑託,成為了家人三十餘載尋親路上的堅定信念。
自1990年起,靳致欽的侄子們便踏上了艱辛的尋親之路。「我們四處打聽、多方求助,去年還曾致電鄭州市統戰部尋求幫助,可惜一年多過去,始終沒有任何音信。」老人的侄子告訴記者。就在大家一籌莫展之際,轉機出現了。老人侄子的兒媳婦在台灣的朋友建議上網搜索,沒想到,這一搜,竟讓他們找到了致力於幫助老兵歸鄉的劉德文先生。

家人立即與劉德文先生取得聯繫。考慮到老人親屬耳朵不便,便由其兒子負責溝通。「雙方添加微信後,劉德文先生的熱心與細緻讓我們倍感溫暖。在溝通辦理手續事宜時,他仔細叮囑,除了常規手續外,還需要詳細說明與靳致欽老兵的親屬關係,並提供完整的個人身份信息等材料。」 靳致欽老兵的家人向記者說道。在劉德文先生的幫助下,家人多次往返村裏與公證處,歷經四五次奔波,終於在今年3月完成所有手續,並通過順豐快遞寄給劉德文先生。
歸鄉當日,劉德文先生小心翼翼地將靳致欽老兵的骨灰罈輕放於新鄭機場的地面,完成「魂歸故土」的儀式後,與前來迎接的靳致欽家人們相見。「劉德文先生就是我們家的大恩人!」老人的侄子眼含熱淚,向記者展示了早已準備好的感謝信,每一個字都飽含着對這位熱心人的無盡感激。

劉德文被稱為「靈魂擺渡人」,多年間數百位大陸去台老兵的骨灰經由劉德文之手回到大陸,回到他們魂牽夢縈的原鄉,落葉歸根。用劉德文的話說,讓他們與最親的土地在一起。2023年3月,國台辦發言人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高度評價了劉德文的義舉,「為幫助眾多大陸去台老兵完成落葉歸根的願望,2003年以來,劉德文先生不辭辛勞、奔走兩岸,足跡遍布大陸20多個省份,先後帶着200多位老兵的骨灰回故鄉安葬。他做這些事,生動詮釋了兩岸同胞不分省籍、不分地域,都是一家人。正是這樣的親情義舉,撫慰了老兵的離亂之痛,讓他們如願魂歸故里。我們向劉德文先生表示敬意和感謝,也願意積極支持他的善舉,幫助更多過世的去台老兵實現遺願。」
(視頻為記者劉蕊 實習生 張媛媛 拍攝剪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