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衝擊,去年全球跨國直接投資大幅萎縮,但中國實際使用外資規模卻逆勢增長。商務部今日(20日)發布的數據稱,2020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9999.8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6.2%,規模錄歷史新高。受訪專家指出,中國在疫情防控方面獲得重大戰略成果,加之經濟在全球的率先恢復,中國已成為全球跨國投資的「避風港」,在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產業配套、人力資源與基礎設施等綜合優勢加持下,外商長期投資中國的信心不會動搖。
新年以來,港股市場可謂風生水起。北水南下掃貨熱情持續,港股通單日成交額持續破頂。受此帶動,恒生指數年初至今累升逾2000點,今日(19日)收盤報29,642點,上望30000點大關。港股「大時代」下,投資者如何把握先機?
內地資金爆炒科技股,帶動恒生科技指數破頂漲近4%,穿9000點大關。二、三線科技股跑贏大市,台積電季績創新高,本地芯片板塊被炒起,華虹半導體(01347)飆高13%。
各地疫情仍然反覆,經濟復甦之路漫長,港交所(0388)主席史美倫昨於亞洲金融網上論壇表示,環球經濟復甦道路定必不平坦,但留意到亞洲持續復甦,加上內地成功控制疫情,她有信心亞洲將繼續為全球經濟增長動力引擎,內地更屬於領導地位。
抖音母公司字節跳動去年被美國針對,使上市計劃被打亂,其主要競爭對手快手近日便有意「爬頭」,率先上市集資。路透昨日引述一名具可靠消息的人士透露,內地短視頻企業快手將宣布集資,最少融資50億美元(約387.5億港元),料下周一開始接受認購。這將成為1年多以來,香港規模最大的IPO,快手對傳聞未有回應。
港交所(0388)主席史美倫今日出席亞洲金融論壇時表示,今年經濟有3個增長動力來源,亞洲地區在內地帶領下經濟會有所增長,市場估計今年內地經濟會有約6%增長,而香港作為內地與國際連接的角色也日趨重要
意大利中央銀行近日在一份報告中指出,新冠病毒大流行對意大利的旅遊業具有嚴重影響,預計2021年公共債務將會達到國民生產總值(GDP)的158.5%,超過預期目標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