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凱拉特·克林貝托夫
特朗普正式就任美國新一任總統,從經濟改革到邊境安全,從能源獨立到外交國防,特朗普新政府的內外政策轉向和調整無疑將給美國與世界帶來多重衝擊。有兩個非常重要的趨勢值得關注:首先是地緣政治的動盪局面。有人將其稱為不確定性,這其中包括中美之間日益緊張的貿易關係,可能引發關稅戰爭,甚至是貨幣戰爭。這種情況會在全球經濟中以周期性的方式反覆出現,給全球貿易和經濟帶來新挑戰。
南南合作 中企新機遇
第二個趨勢是技術的快速進步,特別是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突破。現在正在進入一個貿易保護主義愈發顯著的時代,這可能引發更多的緊張局勢。從某種角度來看,這對中國企業進入美國或歐盟市場構成了很大的挑戰,因為關稅壁壘和其他限制措施正在逐漸增加。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為中國企業帶來了新的機遇。例如,中國的商業團體正在加強南南合作,亞洲各國之間的協作也在不斷深化,包括與哈薩克斯坦等國家的合作前景廣闊。這是非常樂觀的趨勢。
就目前的政經局勢問題,這裏可以提供一些背景。對於當前的不確定性,經常聽到政客在競選期間承諾要做某些事情或不做某些事情,但實際情況往往與競選言辭存在差異。如果回顧歷史,在前蘇聯與美國冷戰時期,全球經歷了一個非常危險和困難的階段。當時,經濟體之間的聯繫並不如今天這樣緊密,而類似OECD和G7這樣的經濟聯盟逐漸形成,並在世界經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目前的情況與當時不同,中美之間的互聯性要強得多,即使現在兩國間需要面對較高的關稅壁壘,但中美之間的貿易量依然非常可觀。從人工智慧(AI)等高科技領域來看,雖然可能會出現一些限制,但總體上,貿易仍有增長的潛力。此外,從全球責任的角度來說,中美兩國在全球安全和貿易體系中的重要性正在不斷增加,這種雙邊關係不僅影響兩國本身,也對全球經濟秩序產生深遠影響。如果再回到冷戰時期,可以看到,那一時期為現行的國際貿易體系奠定了基礎,例如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以及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設立。中國在融入這一體系方面一直非常積極,例如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當前全球化的速度可能有所放緩,有人將其歸因於正常的競爭。對此,需要保持冷靜,避免過於情緒化地看待這一現象。
需要留意的是,中國提出了兩個非常重要的倡議。第一個是「一帶一路」倡議。這個倡議的起點可以追溯到古老的絲綢之路,而在哈薩克斯坦,這一倡議得到了深入實施。儘管西方對此存在許多批評的聲音,但「一帶一路」顯著增強了區域之間的互聯互通,包括數字、能源等領域的連接性,並為哈薩克斯坦帶來了明顯的益處。通過這一倡議,希望能夠連接全球最大的經濟體─歐洲經濟體和中國,不僅僅是連接中亞地區,還包括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實現亞洲、拉美、非洲、中東和東南亞的全面聯通。這一倡議至關重要,尤其是在亞洲經濟地位日益提升的背景下。隨着亞洲GDP的持續增長,無論是從人口規模還是經濟實力來看,亞洲的重要性都在不斷增強。
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
第二個是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探討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推動以清潔和綠色方式滿足全球電力需求」的中國倡議。這一倡議旨在通過智能電網和跨境能源網絡連接不同國家的能源資源,推動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它不僅關注能源合作,還涉及資訊技術、人工智慧、機器人等領域的協作。這些領域的跨國連接將幫助各國共用知識、能力和經驗,從而實現共贏。此外,還提到了南南貿易的重要性。通過亞洲與世界其他地區市場的深度連接,中國企業已經在許多國家和地區實現了成功的「走出去」。可以預見,這些企業的國際化步伐不會停止,它們將在全球經濟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由國際金融論壇(IFF)理事、Freedom Holding董事、哈薩克斯坦前副總理、阿斯坦納前國際金融中心總裁凱拉特·克林貝托夫為國際金融論壇(IFF)第21屆全球年會「揚帆出海:中國企業的大航海時代」議程演講改寫而成,並授權本專欄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