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 記者 丁寧)「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腦海中,響起了學生時代清脆的誦讀聲,眼前,英姿颯爽的女舞者持劍在揮舞。《木蘭辭》是經典的文學作品,誕生於南北朝時期,在一代又一代國人的傳承中,已經深深融入到了中華文化的血脈裏。女主角花木蘭孝順、堅強、勇敢,她身上體現出中華文化所提倡的仁、義、禮、智、信等美好品質,亦成為了一代又一代中國女性的精神榜樣。今晚,由寧波市演藝集團打造的舞劇《花木蘭》將亮相香港「中華文化節」,為香港觀眾帶來力與美的美好體驗。昨天下午,《花木蘭》還特設「普及中華文化藝術專場」,並邀請本港中小學生免費參與,讓他們共同體驗中華文化之美。
舞劇《花木蘭》是香港首屆「中華文化節」表演節目,也是「國風國韻飄香江」系列節目之一。此劇由內地舞壇「雙子星」周莉亞和韓真擔任總編導,曾斬獲中國舞蹈界最高獎「荷花獎」。作品巧妙融合舞蹈、武術和戲劇元素,並加入現代舞台科技,重塑這個家喻戶曉的巾幗英雄故事,以團圓之意與香港觀眾齊迎中秋佳節。
以當代語彙演繹傳統故事
舞劇《花木蘭》以孝、忠、愛為主線,彰顯家國情懷和人性光輝。故事講述北魏時期,年輕貌美的花木蘭如何踏上巾幗英雄的旅程,從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完成使命、追求愛情到回歸和平與自由,開展出一條「自我發現」與「自我認同」的故事線。
節目由21節舞蹈篇章所組成,既有細膩婉約的《小夜曲》和《銅鏡曲》,亦有氣勢恢弘的《出征》和《最後的戰役》。其中舞蹈和武術的融合是一大特點,演員透過現代舞技巧妙重構武術動作的形態,以充滿剛勁的身法,展現豐富的人物情緒和舞台張力。敘事表達和舞台設計則以「圓」貫穿全劇的重要意象,除象徵團圓和圓滿之外,可移動的圓環旋轉舞台亦能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為舞台創造出更多場景和可能性。而音樂就以現代編曲手法重新整理中國傳統民間曲調,並融合多種風格和類型的樂器,再配合舞蹈演員的動人演繹,以新時代的舞蹈語彙和舞台美學創新演繹中國傳統故事的深厚底蘊。
演出生動真實的花木蘭
編舞之一劉蔚對記者說道:「《花木蘭》這個故事在全世界都赫赫有名,是一個超級大IP,電影和戲曲都曾經多次詮釋過。我們最初在構思整個故事、思考如何通過舞劇表演的方式來呈現時,下了極大的工夫,做了深度的研究,最後決定以『愛』的形式來呈現。『愛』貫穿了整個故事的始終,在這個舞劇中,觀眾會感受到很多的愛,包括木蘭和父親的愛,木蘭和衛將軍的愛情,木蘭和柔兒的姐弟之愛。觀眾一想到《花木蘭》,可能會下意識覺得一定有很多血腥的戰爭場面,但我們這部舞劇中實際涉及到戰爭的篇幅並不多,而是以愛的形式體現人性的溫暖和尊嚴。」
花木蘭這個角色曾被多次詮釋,如何再演繹出新意並非易事,這個問題也困擾此次的主演、花木蘭飾演者郝若琦。這位青年舞蹈家曾獲得過中國舞蹈「荷花獎」金獎,她說自己在思考這個角色的呈現方式時煞費苦心:「作為一個90後舞者,我想要體現出自己對這個角色的理解,我希望觀眾通過觀看我的表演,感受到更加真實生動的花木蘭。每一次表演,我都會全身心投入到花木蘭的精神世界中,我既希望呈現出花木蘭堅毅果敢的一面,也希望能呈現出她溫暖包容的一面。舞劇中有個新角色柔兒是敵軍遺孤,但是木蘭給了他很多關心,最終感化了他,這就是木蘭溫暖一面的體現。我們現在生活在和平時代,沒有戰爭,但木蘭的精神始終延續在各行各業的女性身上,始終傳承。」
寧波市演藝集團 :舞劇《花木蘭》
日期:9月14日 晚上7時30分,9月15日 下午2時30分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特設「普及中華文化藝術專場」 學生:直觀感受中華文化內涵
「普及中華文化藝術專場」吸引了不少中小學生踴躍參與。筲箕灣官立中學中五學生吳豪霆對記者說:「觀看這部舞劇的過程中,我的情緒起伏很大,非常受到感染。我感受到木蘭替父從軍的強烈決心,我印象最深刻的情節是木蘭把代表女性的衣物掛在了銅鏡上,代表她捨棄了女性傳統且柔美的一面,選擇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激烈的戰爭中,既忠君愛國又充滿孝心。」他說自己對中國傳統文化非常有興趣,平時在課堂上會學習到蘊含傳統文化的文本,比如他之前就學習過《木蘭辭》,「但老師教的並沒有這麼深入透徹,我在今次觀賞舞劇的過程中才這麼直觀感受到文章所蘊含的深刻的文化底蘊及精神內涵。」
觀塘官立中學中二學生陳卓熙和徐詩雅在老師的帶領下結伴過來欣賞演出。陳卓熙說:「這部舞劇讓我身臨其境,當我看到衛將軍受刺客襲擊而犧牲的一幕,不禁潸然淚下。另外,我覺得這部舞劇最特別的一點是把舞蹈和武術結合,既柔美又有力,我對武術情節很感興趣,武術的打鬥非常炫酷,非常澎湃。」徐詩雅則說:「我覺得今次表演者非常努力,表演的動作都整齊劃一,肯定排練了非常多次。我印象最深的也是蘊含着武術情節的部分,比如他們在軍營裏統一訓練的畫面,讓我感到熱血沸騰,彷彿我在跟他們一起訓練。我之前看過舞劇,舞蹈都非常柔美,但是這部舞劇不同,因為融入武術的元素,顯得非常鏗鏘有力。」
(來源:香港文匯報A10:文匯專題 2024/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