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專題組報道,今年3月香港文匯報「護工悲歌」系列調查刊發以來,在跨境勞務行業引發巨大反響。特區政府早前宣布准許建造業輸入1.2萬名外勞,運輸業可輸入8,000名外勞,同時暫停執行26個非技術/低技術職位不得輸入外勞的規定兩年,包括售貨員、侍應生、接待員、收銀員等26個職位。連續新政精準錨定痛點,本有望一舉解決人手短缺問題,但香港文匯報了解到,跨境勞務的供需信息壁壘未被正視,不僅成為黑中介肆意的狩獵場,更形成栓塞令特區政府的積極政策無法發揮最大效力。在這問題上,特區政府更應多行一步,積極作為,打破相關信息壁壘,剷除栓塞,斷絕非正規中介猥瑣發育和坐大的機會。
香港文匯報報道中多名投訴院舍剝削的護工,近日在立法會議員陸頌雄的幫助下,由勞服局牽線面試多家院舍,其中一間在內地護工群體內口碑較好,福利待遇亦豐厚的院舍,當日就有12名內地外勞的職位空缺,側面顯示香港院舍的勞工荒並未得到有效緩解。
口碑好卻缺人 派遣門路不通
另一邊廂,想搭上輸港勞務關係的內地家政公司卻苦無門路。「今年以來,我們還沒成功把姐妹送往香港工作。」曾向香港輸送內地護工支援抗疫的廣西壯家女家庭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陳紅崗面對香港文匯報採訪時頗為無奈,「我們有豐富的勞工資源,卻苦於無法和商務部同香港勞工處公布的正規中介取得聯繫,獲得赴港打工的名額。」相關的情況在其他家政公司亦存在。
不熟派遣性質 難辨無牌有牌
不過,香港的院舍也有自己的苦衷 。有不願具名的香港院舍負責人對香港文匯報表示,香港院舍一般不具便利直接知曉並聯絡有來港工作意願的人群,故大多時候需委託內地的相關企業發布招募信息。過往他們並不知曉內地有何企業擁合規輸港外勞資格,亦不懂勞務派遣公司性質區別,「你來問我,我才知道原來內地輸港的勞務派遣需要商務部批准的資質。勞務派遣、輸港勞務派遣、輸澳勞務派遣、境外勞務派遣資質所包含資質性質的不同,我們之前是搞不懂這些,以為只要有營業執照就可以。」
香港文匯報早前就社署公布「特別計劃」的申請細節而採訪另外一名鄒姓香港院舍負責人,他當時也表示曾遇到過自稱是內地官方勞務公司代表前來敲門,願代院舍在內地招聘,但事實上對方並非官方認可公司。
這種情況糊里糊塗或刻意混淆的情況在業界並不罕見。曾在3月因涉向呂姓東主經營的院舍輸送護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查證的「俏管家」家政公司負責人孫莉,曾一度以營業執照證明公司具備「勞務派遣」資質,試圖證明自身合資合規。事實上,其企業當時的勞務派遣資質是指可以向內地用工企業進行派遣,不能跨境。
熟人私人牽線 無合同無保障
那循非官方背景勞務輸港派遣資質的勞工是如何赴港就業的呢?上述不願具名的香港業內人士向香港文匯報透露,過去一段時間,擁有社署僱傭內地勞工許可,尤其是私人背景的香港院舍往往會通過熟人介紹聯絡內地人,再由僱主負責向入境處遞交申請資料。當然也不排除有香港院舍直接委託並不具備合規資質的內地企業或相關人員與個人發布招聘信息進行招聘。
以護工A為例,她便是通過內地家政公司所結識的鄔姓女子牽線,將求職資料交與文姓女子,最終獲得香港院舍的視頻面試機會的。香港文匯報了解到,長居深圳、身為香港永久居民的鄔姓女子曾對A等多名護工表示,自己是保險經紀、同時也曾參與過香港多個基建項目。文姓女子也是一間名為樂×居的院舍的管理層。兩人從未向A表示過有經營或任職於持牌中介。
與A境遇相仿的外勞,由於所涉環節多,同時只是通過口頭協議來港,並無與中介簽署任何文字合同保障,加之相關院舍或中介往往會先以小部分費用引其上船,再伺機巧立名目和窮盡手段,視外勞成為刀俎下的魚肉。
商務部專家:建共享平台打破壁壘
針對有效規管跨境外勞行業,有立法會議員和社會團體均從香港本地出發,呼籲設立黑名單及嚴懲違法中介人員和僱主以儆效尤。商務部專家從打破信息壁壘的角度提出建議,希望兩地跨境勞務訊息能夠有效和及時溝通,剷除黑中介滋生的土壤。
招人務工多問查 選合資格企業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白明對香港文匯報表示,跨境勞務讓黑中介得逞牟利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供需市場的資訊交互不夠及時、透明,二是輸送勞工的企業和香港用人企業對政策的了解不夠全面,三是勞工本身對真假資訊的判斷不夠準確。
要解決這些問題,他認為香港用人單位需首先要學會多問多查,要吃透兩地相關政策,然後從官方渠道獲取資訊並認真了解外勞入職流程,防止有非法中介魚目混珠。其次,勞工跨境務工前一定要看準,要選擇已獲內地相關商務主管部門批准並取得對香港特區勞務合作經營資格的企業,切莫被黑中介給出的「高薪」或其他條件誘惑所騙。
「『圈子』裏的人一定比 『圈子』外知道的消息更多,用人公司也好、勞工也好,都應多向合資格的對外勞務合作『圈內人』詢問,從而獲取真實、有效的資訊。」白明說。
資訊公開透明 讓黑中介束手
白明又呼籲已獲批准具備資格的企業將資訊更及時和公開透明地公布出來,藉助網絡不斷提高資訊化水平,主動打破舊有信息壁壘,切實增強對輸出勞工的權益保護。在了解兩地市場的基礎上,切實提高效率,讓兩地供需雙方能夠實現快捷、有效的對接。
同時,他也希望香港特區政府的有關部門考慮將香港用工企業的招工信息通過網絡或其他更具操作性的渠道實時對外公布,「比如是否可以考慮設立一個跨境用工平台。香港將所缺工種、類型、薪酬待遇等信息公布在上面,內地擁有勞工資源的單位或中介及個人也能及時從中了解最新香港用工資訊,同時納入審核、監管以及權益保護、後續跟進等機制,讓黑中介無處插手。」
合規中介「語焉不詳」 輸港勞工恐不多
香港文匯報記者以家政公司尋求合作的名義,逐一撥打商務部業務系統統一平台信息所公示、擁內地輸港外勞資質的14家企業,但大部分企業的電話都無人接聽,餘下的則回覆稱已無跨境外勞名額,並着記者明年早些聯繫。
輸港外勞數據絕大部分未公開
香港文匯報了解到,輸港勞務派遣公司地域性較強,分別設立於北京、上海、廣東、福建等地,而香港護工行業招聘的一個較為硬性的標準是需會講粵語,這導致可能向香港輸入護工的合規勞務派遣公司數量降至低位的個位數。
香港文匯報再通過搜索和翻查上述14家企業微信公眾號發現,只有部分公眾號會定期發布一些境外招聘信息,但對招聘單位和工資待遇等方面多語焉不詳,而有關公司去年輸港外勞數據也絕大部分未公開。明確有家政人員輸港數據的只有江門市對外勞動服務有限公司,其官方網站稱去年輸港家政外勞共74人。
同時,有3間公司稱去年輸出外勞數量分別為8萬到10萬人,但輸出目的地涵蓋港澳在內的數十個地區和國家。
雖然去年特區政府還未公布新的補充勞工計劃增加徵聘內地外勞,但據上述數據估算下來,除卻抗疫時期社署直聘內地護工之外,恐怕每個企業每年輸港勞工數量均不太多,護工行業的更是屈指可數。
社媒「赴港勞工」廣告 薪水虛高誘入局
6月13日,特區政府宣布更新引入外勞計劃,暫停執行現行的26個職位類別及非技術/低技術職位一般不得輸入勞工規定,為期兩年,同時推出行業性計劃,即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建造業行業性計劃、運輸物流業行業性計劃。相關行業將根據需要輸入一定數量的外來勞工,其中運輸業配額上限為8,000人,建造業配額上限為1.2萬人。消息一出,在隨後的數個月中,內地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平台上,相關話題一直佔據一定熱度。
「探親簽註」露出馬腳
香港文匯報記者翻看社交媒體宣稱招聘赴港勞工的賬號所發信息發現,這些信息所公布的勞工類別含建築與護工等多個項目。有賬號以在港打工者口吻稱,在香港工地搬磚包吃住日薪2,600元。文末還配圖稱顯示香港建造業總工會日薪調整數據,以增加真實性。
不過,該賬戶後面發布的港澳通行證露出了端倪:簽註顯示是只有三個月有效期的探親簽註,並非可以務工的逗留簽註,但依然引起網民的好奇,紛紛詢問多少中介費,更有其他賬號找到詢問的網友要求私聊。
有網民接受香港文匯報採訪時表示,現時內地社交媒體上招工的信息非常混亂,同種職位不同的中介人員報價,從1.5萬至7萬元人民幣均有。按照內地相關規定勞務公司最多可以收取工人在港薪金的12.5%作為中介費。因此由中介費額度反推可知絕大部分在港職位的薪水都虛高,意即這些報價應該不是出自商務部名單上的輸港外勞企業。
「文匯報截圖」成網民打假利器
今年3月被香港文匯報曝光涉嫌向無良院舍輸送勞工的廣西「俏管家」家政,近期也開始在微信群發布香港務工的招聘廣告。今年3月前後,該家政負責人曾向香港文匯報稱,需要到香港尋找家政行業的合作機會。曾經於包括「俏管家」在內多家家政報名欲來港務工的韋福芳經近一年的等待,仍然未能來港,但此時她考取了多本在香港入職根本用不上的初級護理員證書。
由於繳納中介費是由信用卡支付,韋福芳每月僅利息就要人民幣700多元,年利已累計近萬元。
目前,她還在等福建樂逸國際赴香港務工的通知,但值得慶幸的是,經香港文匯報的報道後,商務部14家擁有輸港資質的企業,已逐漸被跨境務工者所熟悉。在一些明顯並不正軌的中介人員發布的招工帖下,總能看到有人用香港文匯報的報道截圖,提醒網友不要上當。
(來源:香港文匯報A07:文匯專題 2023/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