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八年堅持恢復種群 多方合作「讓中國大馬哈魚回家」
大馬哈魚具有淡水出生—海洋生長的特性,壽命3-5年,卻僅有一個生命周期,繁育後就死掉了,自然繁殖成活率遠低於人工增殖放流。
近八年來,由中國企業家2015年發起的「讓中國大馬哈魚回家 (TAKE ME HOME)」生態環境保護公益項目,在黑龍江省永續自然資源保護公益基金會、黑龍江省環境保護教育學會和撫遠市大馬哈魚生態環境保護協會三家項目執行機構的堅持下,通過與地方漁業主管部門和放流站合作科學放流等多種方式,保護與恢復中國黑龍江流域、綏芬河流域、圖們江流域的大馬哈魚種群資源,已成為多方合作創建恢復河流生態系統的典範,並在2021年成功入選聯合國「生物多樣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項目負責人、黑龍江省永續自然資源保護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張天航表示,大馬哈魚雖小,但事關一國大事,保護中國大馬哈魚有助於修復生態環境,增加旅遊價值,同時恢復大馬哈魚種群資源更是魚源國的責任,而這樣的責任能鞏固中國的漁源國地位,保障國家海洋權益。
記者:于海江、吳千
拍攝:于海江、吳千
剪輯:樊征、宋偉、于海江
編輯:
Charlott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