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網

大公文匯網
iosEwm.jpg
googlePlayEwm.png
androidEwm.png

一場閃電戰突然結束了

俄烏衝突還在沒完沒了,但在俄羅斯周邊,一場閃電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然結束了。

一天,僅僅用了一天時間。

按照阿塞拜疆的說法,在一天之內,阿塞拜疆軍隊摧枯拉朽,達成了所有的軍事目標,「恢復了國家主權」。

這場閃電戰的爆發,似乎也很突然。

阿塞拜疆宣稱,9月19日,在納卡地區,兩名阿塞拜疆人在凌晨被地雷炸死,出動應對事件的四名阿塞拜疆軍人,隨後也被炸死。

幾個小時後,阿塞拜疆憤怒昭告世界:對納卡發起大規模「反恐行動」。

按照阿塞拜疆的披露,阿軍「使用高度精確武器,摧毀了亞美尼亞武裝部隊的前線和縱深陣地、遠程火力點以及戰鬥資產和軍事設施。」

阿塞拜疆現在的軍事實力,已非亞美尼亞能比。在納卡的亞美尼亞軍人,四面楚歌,除了投降,只有死亡。

最終,在俄羅斯的斡旋下,雙方達成停火,阿塞拜疆由此歷史性地恢復了對納卡的掌控。

但代價也相當慘痛。

按照媒體的報道,至少數百人在衝突中喪生。大批亞美尼亞人,正從納卡逃向亞美尼亞本土。還有多名俄軍士兵被打死,包括俄駐納卡維和部隊副司令、俄北方艦隊潛艇部隊副指揮官科夫甘上校。

為此,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親自給普京打電話道歉。

但戰火已基本結束,至少在納卡地區。

作為高加索地區的著名火藥桶,納卡其實不大,4400平方公里,人口十多萬。

他們基本都是信奉基督教的亞美尼亞人。但當時蘇聯的劃分很有意思,納卡主要是亞美尼亞人的不錯,但卻屬於阿塞拜疆。而阿塞拜疆,主體都信奉伊斯蘭教。

蘇聯解體後,為爭奪納卡,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爆發了激烈的第一次戰爭,3萬人喪生,100萬人被迫離開家園。

亞美尼亞當時佔據上風,除了拿下納卡之外,還佔據了大片阿塞拜疆土地。但這也為2020年第二次納卡戰爭埋下了伏筆。

這一次,阿塞拜疆軍隊完全佔據了主動,尤其是阿軍使用土耳其的無人機,對亞美尼亞坦克一打一個準,這種近乎摧枯拉朽的降維打擊,讓人印象格外深刻。

戰火造成6000多人死亡,亞美尼亞軍隊被迫全面撤退,納卡陷入阿軍重圍。最後,在俄羅斯介入下,雙方實現停火。俄軍在停火線附近部署了約2000人維和部隊。

現在,一場閃電戰之後,阿塞拜疆徹底掌控了納卡地區。

對於最近的衝突,看了一下,一些國家的表態,很有意思。

法國:呼籲立刻召開安理會緊急會議,指責阿塞拜疆的行動是「非法、無理和不可接受的」。

土耳其:完全支持阿塞拜疆的行動,亞美尼亞必須履行義務,納卡屬於阿塞拜疆。

美國:阿塞拜疆必須「立即停止在納卡的軍事行動,並緩和局勢」,美國完全支持亞美尼亞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

俄羅斯:對緊張局勢和戰鬥爆發表示擔憂,敦促雙方立刻停止武力,回到外交對話上來。

另外,俄羅斯也宣稱,俄事先不知道阿塞拜疆的軍事行動,阿軍在行動前幾分鐘,才緊急通知了俄羅斯方面。

在亞美尼亞首都的俄羅斯使館外,大批憤怒的亞美尼亞人,呼喊着反對普京和俄羅斯的口號。

看懂這裏面的玄機了嗎?

第一,亞美尼亞咽下了痛苦的淚水。

戰場上,亞美尼亞根本打不過阿塞拜疆;原先視作靠山的老大哥俄羅斯,現在也是漸行漸遠。

要知道,亞美尼亞和俄羅斯,還都是集安組織成員,按照集體防禦協定,攻擊亞美尼亞就是攻擊俄羅斯,俄軍必須要出動的。

但最近幾年,俄羅斯和亞美尼亞,關係越來越冷漠。

最突出的例子,亞美尼亞最近還和美國舉行了聯合軍演,甚至傳聞要加入國際刑事法院,要知道,就是這個法院,不久前還宣稱要逮捕普京。

你讓俄羅斯怎麼想?

俄羅斯前總統梅德韋傑夫,此前就警告亞美尼亞:「猜猜等待他的命運是什麼?」

第二,西方趁機挖俄羅斯牆角。

不得不說,出現這樣的局面,西方國家也要承擔部分責任。

從表面看,西方現在幾乎一邊倒,都站在了亞美尼亞一邊。

這裏面有文化的因素,阿塞拜疆畢竟是突厥系國家,信奉伊斯蘭教;亞美尼亞信奉的是基督教,很多西方國家都有亞美尼亞人。

更重要的,在我看來,還是趁機挖俄羅斯牆角,亞美尼亞,你看跟着俄羅斯也沒好處吧,還是到我們這邊來。

所以,也才有了美國和亞美尼亞的軍事演習,亞美尼亞跟西方越來越親近。

但越是這樣,越遭俄羅斯的忌恨。危機真正爆發後,西方除了動動嘴皮子,絕對不會真出兵出槍,亞美尼亞只能打落門牙和肚吞。

第三,地緣政治格局還在裂變中

必須看到,阿塞拜疆崛起,一個重要因素,還是石油帶來的財富效應,阿塞拜疆綜合實力今非昔比。

從這個角度看,發展還是硬道理,亞美尼亞更需要深刻反思。

當然,阿塞拜疆背後,還有土耳其老大哥的全力支持。亞美尼亞背後,西方與俄羅斯的爭奪,則讓亞美尼亞陷入顧此失彼的尷尬境地。

從俄烏衝突,從納卡爭鬥,我們還可以聽到,地緣政治裂變的咯咯作響。

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土耳其、俄羅斯,伊斯蘭教、天主教、東正教、亞美尼亞教派,各種矛盾交織在一起,背後更有千年的民族仇恨、宗教衝突、領土爭端,真是冤冤相報何時了?民族宗教矛盾處理不好,真是禍害千年啊。

蘇聯的解體,更使很多原先被掩蓋的問題,以戰亂的形式猛烈爆發出來。

具體到高加索地區,如果俄羅斯精力沒受到牽制,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打得起來嗎?西方的插手,更讓矛盾變得錯綜複雜,事實上更惡化了亞美尼亞的處境。

好消息是:一場閃電戰結束了,一場大戰暫時打不起來。

壞消息是:那麼多人死去,新的仇恨種子就此埋下。

大獲全勝的阿塞拜疆人,正在歡呼歷史性的勝利;那些可憐的亞美尼亞人,卻正在風中哭泣。

(來源:公眾號牛彈琴)

編輯: 青藍

評論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