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百科|中風的成因

中風是香港第四號「致命殺手」,每年平均約有三千多人死於中風,佔總死亡人數的百分之七。患者年齡通常在50歲以上,近年亦有數字顯示,患中風人士的發病年齡有下降趨勢。

為了讓更多市民了解中風,有效預防發病,「大文健康」與中大醫院合作推出「中風百科」系列短片,將分別從中風成因、治療方案、病後復康、吞嚥及言語表達四大方面作詳細講解。

本集我們請來中大醫院腦神經科專科醫生劉玉麟醫生為大家介紹中風的成因。中風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近八成患者是因為血管栓塞引致的缺血性中風,另外兩成則是因為血管爆破引致的出血性中風。缺血或出血均令腦組織不能得到充分的養料和氧氣,受影響的神經細胞因而壞死,產生各種神經症狀。小中風 (即「短暫腦缺血」(TIA)) 的成因與缺血性中風相同。

劉醫生指出,由於中風是血管的毛病, 因此所有會誘發血管退化的因素,如「三高」、缺乏運動、不良飲食習慣、酗酒、吸煙等都會增加中風的機會。劉醫生亦提醒市民,應謹記「談、笑、用、兵」四字口訣,若發現自己或身邊的人出現「談」——說話或表達能力出現困難;「笑」——笑的時候兩邊嘴角不對稱、臉歪;「用」——一邊手腳使不上力,就應立即請救「兵」,盡快去急診室求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