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網

大公文匯網
iosEwm.jpg
googlePlayEwm.png
androidEwm.png

丁薛祥南下出席的重要活動 有深意

昨天的《新聞聯播》頭條,與「全國生態日」有關。

在首個全國生態日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

8月15日,首個全國生態日主場活動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出席活動開幕式,傳達習近平重要指示並講話。

「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

這也是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成立之後,首個決定設立的重要日子。

多說幾句。

十八大之後,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的重要節日或紀念日,不僅僅只有「全國生態日」一個,比如: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經表決通過了兩個決定,分別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將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通過《關於設立烈士紀念日的決定》,將9月30日設立為「烈士紀念日」。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了《關於設立國家憲法日的決定》,將12月4日設立為「國家憲法日」。

每一個重要日子的背後,都有其特殊的含義。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許安標說,「全國生態日」由全國人大常委會以決定的形式設立,彰顯其權威性、嚴肅性,將8月15日設立為「全國生態日」,體現了首創性、標誌性、獨特性,具有鮮明的辨識度,意義重大!

在首個全國生態日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是關係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是關係民生福祉的重大社會問題。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要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注重同步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以「雙碳」工作為引領,推動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持續推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8月15日,首個全國生態日主場活動在浙江省湖州市舉行。

首個全國生態日主場活動由國家發改委聯合中央宣傳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等部門和浙江省政府共同舉辦,主題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幾個細節值得關注。

第一,此次活動規格很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出席活動開幕式,傳達習近平重要指示並講話。

央視《新聞聯播》還披露了現場畫面:

環境保護,一直是中央關注的焦點。

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也出席了主場活動。

他表示,要制定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政策舉措,深入實施全面節約戰略,加快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加快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另外,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組織實施美麗中國建設第一次正式評估。

《新聞聯播》畫面

第二,活動舉辦地點是「浙江湖州」。

生態日的設立,浙江是首個「吃螃蟹的人」。

2003年9月13日,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通過決議,把每年的3月25日定為「生態日」,這是我國地方設立的首個「生態日」。

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到安吉餘村考察,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

2010年9月30日,浙江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決定每年6月30日為浙江生態日,這也是全國首個省級「生態日」。

第三,在現場,丁薛祥回顧了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成就,並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

他強調:

要持之以恆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堅持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

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着力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

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做到在發展中降碳、在降碳中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健全美麗中國建設保障體系。

在首個全國生態日主場活動現場,國家發改委還發布了碳達峰碳中和重大宣示三周年重要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宣布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在一個月前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強調,要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他要求,堅持全國統籌、節約優先、雙輪驅動、內外暢通、防範風險的原則,落實好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提升國家油氣安全保障能力。

他還提到,我們承諾的「雙碳」目標是確定不移的,但達到這一目標的路徑和方式、節奏和力度則應該而且必須由我們自己作主,決不受他人左右。

7月17日至18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北京召開,是時隔五年之後,我國再度召開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

會議分析了目前的環保形勢。

會議強調,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生態文明建設仍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

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召開前,6月2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決定,將8月15日設立為「全國生態日」。

(來源:公眾號政知見)

編輯: 青藍

評論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