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觀察者網援引日本廣播協會(NHK)報道,日本一家有着百年歷史的企業日立造船近日承認,旗下兩家子公司存在船舶用發動機燃油消耗率數據造假行為,時間跨度達到近25年。日本國土交通省已分別於當地時間8和10日對涉事工廠進行現場調查。
7月5日,日立造船的兩家子公司日立造船海洋發動機公司和IMEX公司被曝出涉嫌數據造假。報道稱,自1999年9月以來,兩家公司在發動機組裝完成後的試運行中篡改數據,提交給客戶的燃油消耗率數據與實際值不符。
日立造船發布消息稱,在過去25年裏,這兩家子公司共生產了1366台船舶用發動機,其中1364台存在數據篡改問題。這些發動機中有95%涉及海外市場,僅有68台涉及日本國內市場。日立造船表示,篡改數據可能會對發動機氮氧化合物排放量的計算造成影響。
NHK稱,針對這起造假事件,日立造船已經成立一個特別調查委員會,以徹查事件的具體情況,並將採取措施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該公司表示:「這起事件極大地損害了公眾對我們的信任,我們對此深表歉意。我們將向每一位受到影響的客戶作出解釋。」
《日本經濟新聞》提到,在4月的IHI公司數據造假事件後,日本國土交通省向船舶發動機等相關製造公司發出警告,日立造船隨即進行了內部調查,這才發現兩家子公司篡改數據的行為。日立造船認為,問題的根源在於缺乏合規意識。
目前,日本國土交通省已經介入此事,於當地時間8日對日立造船海洋發動機公司位於熊本縣的工廠進行現場調查,並在當地時間10日調查了IMEX公司在廣島縣的工廠。NHK稱,國土交通省已要求日立造船在8月底前提交整改報告。
近年來,日本已多次曝出知名企業造假事件。今年4月,日本知名發動機製造商IHI公司承認,旗下一家子公司自2003年以來篡改了超過4000台發動機的燃油效率數據,這些發動機的供貨對象包括日本海上保安廳、北海道旅客鐵路公司等客戶。
這起醜聞是在IHI公司內部人員舉報後曝光的,涉及日本新潟縣和群馬縣的兩家工廠。《日本經濟新聞》稱,有證據表明,其中一家工廠可能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數據造假,如果未來進行進一步調查,涉及數據造假的發動機數量可能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