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 記者 吳健怡)由香港特區政府運輸及物流局主辦、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為執行夥伴的物流科技博覽2024,昨日起一連兩天於生產力大樓舉行。特區政府運輸及物流局常任秘書長陳美寶致辭表示,自2020年實施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資助先導計劃以來,至今已批出近1.46億元撥款、約200間物流服務供應商受惠,該計劃更於今年2月起將每間企業的資助上限提高至200萬元。她期望透過本地廠商與物流商在大灣區的跨界合作,發揮更大的協同效應,既助力香港發展,同時貢獻國家新質生產力的發展。
今屆物流科技博覽吸引逾600名本地商會領袖、中小企代表和物流科技供應商出席,探討如何善用政府資助升級轉型,邁向智慧和綠色物流。現場亦設有逾30個攤位及講座,展示多項由本地科企研發的物流科技,包括展示物聯網 (IoT)、RFID 技術應用及科技網絡基建、智能倉庫自動化科技及智能供應鏈管理科技等。
陳美寶致辭表示,近年數碼化浪潮席捲全球、電子商貿崛起,不但為經濟發展帶來商機,亦為從業員帶來不同的挑戰;過去幾年的疫情亦衍生及加速了電子商貿等不同模式,推動物流發展。她指出,香港物流業界必須向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ESG)方面發展,積極透過科技創新才可突圍而出。
增業界資助 添置新技術
她表示,運輸及物流局去年公布《現代物流發展行動綱領》並制訂了一系列措施及發展方向,而特區政府早在2020年推出總值3億元的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資助先導計劃,為合資格物流服務供應商提供購置機器及配件等資助,並於今年2月優化先導計劃,擴大資助範圍及把資助金額上限倍增,以回應業界反映購置設備及相應服務和技術支援的費用高昂的問題。
除資金外,特區政府亦將重點幫助業界挽留人才、吸引新血。陳美寶表示,政府已於今年1月在海運及空運人才培訓基金下推出智慧及綠色物流專業培訓計劃及物流推廣資助計劃,支持本地推廣項目和相關培訓課程,促進業界可持續發展。
昨日博覽現場展出的全自動電動車充電機械人,能夠應用到各類停車場,可在使用手機應用程式遙距控制下,無需特定停車位,減少駕駛者的等待時間,適用於臨時需要提供電動車充電的場合。在行業的前瞻論壇上,多位來自行業的專家分享了他們對香港物流業務如何推動高端高增值物流服務的意見,包括多式聯運的發展、如何促進香港在大灣區物流鏈的關鍵角色、跨境電子商貿機遇,以及業界如何能利用物流科技減省成本等。
議員倡低價推物流用地
航運交通界立法會議員易志明指出,香港物流業界面對土地成本及人力成本高昂的挑戰,希望政府設立支援物流業發展的土地政策,日後的物流用地能以較低廉的價格推出。
他認為隨着電子商貿發展,物流界單靠人手已無法滿足市場客戶追求高效快捷的需求;利用創新科技推動智慧物流,可有助提升行業效率及生產力。
特稿|物流企業倡增地 促進轉運業發展
參展商豐豪供應鏈(香港)有限公司IT(香港及澳門)負責人梁德華表示,香港地理位置優越,背靠祖國,與內地往來的交通網絡發達,口岸設備完善,還有一流的運輸基礎設施,再配合特殊關稅區地位及自由貿易環境,讓香港成為國際商貿中心及物流樞紐。然而,香港工業用地供不應求、倉租費用昂貴均成為物流業面對的挑戰,他建議特區政府增加物流可使用的土地,既可降低租金亦可促進轉運業務發展。
梁德華認為,香港傳統園區物流管理嚴重依賴人力,導致業界出現運營成本高、效率低且難以個性化,而人工智能可幫助物流企業進行改善的物流規劃和排程,因此其公司開發了以一站式智慧物流管理平台,實現可視化、自動化及數位化的園區物流管理,並期望可充分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應,助力本港整個物流業乃至更多行業的智慧化升級。
引入倉庫智能機械人可省成本
為了提高倉存效率和準確性,其公司還引入了倉庫智能機械人、機械人流程自動化及倉庫管理系統,能大大節省人力成本、工作效率及準確度,「以倉庫智能機械人為例,可節省50%人力成本及提升3倍工作效率。」
為倉儲及分撥自動化提出解決方案的物流公司菜鳥,其科技事業部負責國際業務(大中華區)卜焦表示,只要每件貨物都綁上「燈條」,前來提件的客戶只需在進門後進行人臉識別或用手機掃碼,系統就能檢索出快遞資訊,並讓「燈條」亮燈及發出鳴叫聲,提示客戶取件位置,「直接看到快遞,無需再在倉庫的無數貨架中尋找屬於自己的包裹。」即使同時有幾名客人、幾個「燈條」響起,也能「精準命中」地在數件貨物中拿到自己的包裹。
該系統既可把工作人員數目從5人減至2人,展示空間亦大幅減少,他說:「客戶取件速度更可提升10倍至15倍,平均每個包裹僅需3秒至8秒。」
(來源:香港文匯報A06:要聞 2024/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