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大街/陳天權


  圖:九龍城有不少街道取名自附近的村落

  上世紀初,九龍城有一條繁盛街道,人稱「九龍大街」。它由九龍寨城東面的東頭村伸延至龍津碼頭,是當地人由水路進出九龍城的必經之路。街道以花崗石鋪砌,兩旁商店林立,方圓一帶的村民都前來購物,甚至港島、沙田、西貢和廣東沿岸的村民也來趁墟,熱鬧景況相當於今天的旺角。

  在九龍城居住了數十年的朱石年先生憶述,大街的房屋多是兩層高,最出名的店舖是梁大公酒莊,對面是黃安記豬欄和福昌豬欄。曾任樂善堂總理達六十二年的陳祖澤於民國初年在大街創立陳更煥百貨商店,朱石年的父親亦於一九一五年在大街與打鐵街交界開設華茂匹頭店。大街附近有許多橫街窄巷,除商店和食肆外,還設有不少賭館和鴉片煙館。

  英國租借新界後大力發展九龍城,先後開闢馬頭圍道、亞皆老街、太子道和西貢道(今太子道東和彩虹道),有華商在西貢道以南填海興建啟德濱住宅區。與此同時,九廣鐵路和巴士投入服務,居民到各地購物大為方便。二十年代末港府在今天沙浦道與石鼓壟道之間興建九龍城街市,吸引九龍大街的商戶遷入,令大街逐漸衰落。

  港府在九龍寨城以南開闢整齊劃一的街道,多採用附近村落的名字,如石鼓壟道、沙浦道、打鼓嶺道、衙前圍道、衙前塱道和福佬村道。六十年代命名的東正道,正是從昔日的九龍大街演變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