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端州」銘銀塊碎片 亮相「唐風萬里」展

●「萬歲、端州」銘銀塊碎片,與武則天時期「萬歲登封」或「萬歲通天」年號相關,極具歷史價值。 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  攝
●「萬歲、端州」銘銀塊碎片,與武則天時期「萬歲登封」或「萬歲通天」年號相關,極具歷史價值。 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 攝

●於香港大嶼山赤鱲角深灣村出土、直徑2.2厘米,厚0.2厘米的「乾元重寶」銅錢。 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  攝
●於香港大嶼山赤鱲角深灣村出土、直徑2.2厘米,厚0.2厘米的「乾元重寶」銅錢。 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洪澤楷)由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與國家文物局攜手舉辦的大型唐代專題展覽「唐風萬里:多元交融開放的盛世」,正於香港文物探知館免費展出,展期至今年12月31日。展覽薈萃近300件珍貴文物,並分為八大單元,當中29件是香港出土的唐代重要文物。發展局文物保育專員梁子琪日前向傳媒介紹,展出的亮點有香港出土文物中包括於大嶼山出土的「萬歲、端州」銘銀塊碎片、「乾元重寶」銅錢、長沙窯青釉瓷片等,充分彰顯香港作為唐代海上絲綢之路關鍵節點的歷史地位。

  今次展覽分為八個主題單元,全面展示唐代的行政管治、長安城規劃、人民生活、宗教思想、文人風雅、工藝技術,以及陸上與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景象,特別突出香港在唐代海上絲路中的角色。

  第八單元「揚帆出海」聚焦唐代海上絲綢之路,展出多件香港出土的珍貴文物,包括2012年於香港大嶼山䃟頭出土,長5厘米、闊3.5厘米、厚0.6厘米的「萬歲、端州」銘銀塊碎片,推測來自盛產銀礦的端州,或與武則天時期「萬歲登封」或「萬歲通天」年號相關,極具歷史價值。

  「乾元重寶」為中國首枚以「重寶」為錢文貨幣

  另一亮點為1979年於香港大嶼山赤鱲角深灣村出土,直徑2.2厘米、厚0.2厘米的「乾元重寶」銅錢。梁子琪表示,該錢幣由唐肅宗於公元760年鑄造,體型較大,為解決財政危機而生,是中國首枚以「重寶」為錢文的貨幣,見證了香港在唐代海上貿易中的重要角色。

  整個展覽匯聚多件稀世珍品,包括宋人描繪唐玄宗李隆基與妃嬪騎馬擊球的《明皇擊球圖卷》,以及緙絲工藝呈現的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立軸。前者展出後將封存3年,後者則需一年後方可再次亮相,機會難得。展覽亦生動再現唐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展品中包括首次發現的唐代酒令籌、酒籌筒等,酒令籌刻有《論語》語句及酒令規則,如「自飲十分」意指自罰一杯,最高罰酒「四十分」(即四杯),均為研究唐代飲酒文化提供珍貴線索。

  是次展覽是以國家文物局與法國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於去年合辦的「中國·唐──一個多元開放的朝代(七至十世紀)」為基礎,特別融入香港出土的唐代文物並優化展品陳列,是香港與國家文物局合作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文物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