劏房熱至40度 住戶手震心跳快

  天文台昨發出特別天氣提示,指極端酷熱天氣持續,新界多區錄得攝氏35度以上,預料今日氣溫亦高達34度。酷熱天氣下,劏房等不適切居所住戶體會最深,據社區組織協會調查顯示,劏房平均室溫一般比天文台最高氣溫高1至7度,溫度比過渡屋高4度,實測更發現有元朗的鐵皮屋室溫達40度。68%受訪劏房戶擔心長期開冷氣加重水電費負擔。

  楊女士一家三口蝸居深水埗天台板間房14年,唯一窗口被玻璃密封無法打開通風,她說每年夏天都「好難捱」,就算開着電風扇,入屋5分鐘已不斷流汗,晚上也睡得不好。為慳電費,有時每日會洗澡3次作消暑。另一名住元朗鐵皮屋的住戶亦稱,酷熱天氣難忍,關窗半小時即「爆汗」,5分鐘後熱得手震心跳加速,女兒即使剪短衣服仍感酷熱,屋內汗酸味瀰漫,只希望政府可補貼水電費。

  社協5至7月訪問300名不適切居所住戶及34名過渡性房屋住戶,以及到14間不同區份不適切居所及過渡性房屋量度室溫,其中元朗一間鐵皮屋錄得40度高溫,一間觀塘天台劏房也高達39度,比天文台當時最高36.5度氣溫高出幾度,部分劏房即使開冷氣亦難敵酷暑。

  調查發現93%受訪者指今年夏天較往年更酷熱。降溫方式方面,77.3%靠開冷氣或風扇,42.3%選擇多沖涼,36.3%開窗通風。惟35.7%受訪者因窗戶面向天井等原因無法打開,4%單位更無窗。

  社協建議政府重推抗熱物品資助券,讓基層選購遮光窗簾冷氣機等,並鼓勵兩電增加劏房電費津貼配額及資助額,長遠宜每月向每名不適切居所住戶,提供200元能源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