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中培訓心理急救 學生做「仁俠」援朋輩
「俠客」只存在於武俠小說和電影裏?在樂善堂余近卿中學(余中),就有一群手握心理急救秘笈的「Teen仁俠」橫空出世,用專業知識守護同學們的心理健康。校長凌施茵表示,有關活動不僅是知識和技能培訓,更是提高學生品格及價值觀,期待學生助人自助,改善人際溝通及家庭關係。
由香港紅十字會心理支援服務主辦、陳廷驊基金會支持項目共創的「Teen仁俠培訓企劃」(簡稱「Teen仁俠」),本學年(2024/25)率先在樂善堂余近卿中學推行。該企劃專門為中學生而設,由15位教育工作者、心理學家及社工等跨專業導師團,為中二至中四學生設計8節互動工作坊,傳授一套國際認可的情緒支援知識,例如「目標定立及自我覺察」就學習辨別不同種類的壓力反應,透過實踐呼吸練習掌握情緒調節方法;「同理他人與接納差異」則向學生闡釋同理心的內涵,強化人際溝通的底層心態。
完成課程的學生日前於校內籌辦一連三天的「精神健康周」,透過攤位遊戲向全校同學宣揚正向訊息。中三學生林浚峰是企劃學員之一,認為課程讓他掌握了許多心理學知識,如自我關顧及溝通技巧,若朋友出現情緒困擾,亦有信心開導他。另一學員謝子康表示,完成課程後與家人和朋友的溝通變得更加順暢,關係變得和睦。企劃同時設有「教師心理急救培訓」,學習如何辨識學生情緒危機、運用心理急救技巧穩定當事人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