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高校成內地生報考熱點

  畢業後有望留港就業深造 學費生活費性價比高

  眼下正值高考志願填報季,深圳家長劉先生一邊忙碌着研究內地各大學校的專業和錄取分數線,一邊焦急地等待着香港高校的電話。香港的大學憑藉其卓越的學術水平、廣闊的國際視野以及多元化的升學途徑,逐漸成為內地學生高考之外的新賽道。近年來,越來越多內地學生和家長,把目光投向了香港高校和港校在內地的合辦學校,尤其是大灣區家庭,申請香港高校熱度空前,許多家長都把額外申請香港高校作為「標配」。

  不同於以往內地考生高考完就開始啟動「放飛」模式,整個6月,劉先生和女兒都在緊張地為升學準備着,抓住最後的期限申請香港高校,參加系列中外合作辦學高校的綜合測評面試等。他介紹,今年香港八大院校非本地生招生名額比例從20%提升至40%,大大刺激了考生們報考的熱情。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納入內地統招系統,報考這兩所學校的考生只需直接在系統填報,其餘六所均採用自主招生的方式,考生需自行提交入學申請,初步得到認可的學生將獲得學校面試機會,學校最終將根據考生的「高考成績+面試表現」擇優錄取。

  劉先生感慨,港大、港中大的分數早令大部分學生望塵莫及,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學校的分數近年來亦是水漲船高。他和女兒一番商量,申請了香港教育大學,看中其教育專業在全球排名靠前,畢業後有機會亦會考慮留在香港就業或者繼續深造。

  報考教大看中教師薪資高

  和劉先生有着同樣想法的學生與家長為數不少,一名留學規劃機構的負責人介紹,香港教育大學王牌專業教育學科在全球排名靠前,本科畢業生可向教育局申請成為香港註冊教師,應徵中小學及幼兒園的教師崗位,薪資起點較高,在內地就業形勢嚴峻的背景下,這成為許多家庭為孩子規劃的就業路徑。有家長表示,如今申讀英美高校動輒一年要上百萬元(人民幣,下同)的開銷,而香港的高校教育質量對標世界頂尖學府,學費在10—40萬的區間,即使算上生活費,也頗具性價比。在升學方面,既可留港就業,又可申請海外碩士,形成「進可攻退可守」的升學通道。

  申請學生數量連年上漲

  在申請香港高校的熱潮中,不少大灣區考生還將目光投向了中外合辦大學,尤其是香港高校參與合辦的大學。在廣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北師香港浸會大學(BNBU)等學校綜合評價招生熱度居高不下,申請學生數量連年上漲。

  根據學校官方公布數據,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25年吸引近3萬名學子踴躍報考,創下新高,經過篩選,逾15,000名考生在深圳、杭州、上海三大考點進行線下面試,最終入圍5,265人,廣東共2,140名學生入圍,佔比4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