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物二次創作 藝術家聚「灰」成塔

  有人認為香港是藝術沙漠,但其實沙漠也有綠洲,而且轉角就會遇見!由香港藝術中心主辦的「轉角:《大角咀好釉》」展覽,展出一批從社區日常廢棄物中提煉的創作素材,再製成的陶瓷餐具、牆磚、小型傢俬等物件。創作團隊甚至到區內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的洪聖廟中「借灰」,將收集到的衣紙灰製成陶塔,希望市民觀賞過程中感受到與社區的連結。展覽位於大角咀奧海城2期露天廣場,展期至8月8日。

  一眾展品由藝術家團隊「香港釉藥研究」策劃,他們利用咖啡渣、衣紙灰、金屬碎片等回收物料,研發出本地釉藥後再二次創作。展品中有多件雕塑特別引人注目,其中名為《紙灰·願》的陶塔,就是利用洪聖廟經年累月積攢的衣紙灰為主要原料而成;而《茶垢·跡》則以居民收集的廢棄茶渣為核心原料,經高溫研磨成粉末後再與陶土混合。有區內居民觀賞後感到很新奇,「一般的廢物重用,通常是將舊的衣服翻新再做或併合,第一次見到將棄置物還原成原料,真是非常環保的做法。」

  市區更新基金行政總裁及董事會秘書徐卓華表示,這個項目展示了文化保育與社區再生的另一種可能,透過藝術回應地方歷史與生活紋理。被問到未來會否研究其他物料調製成釉藥,他稱正考慮回收聖誕樹燒成灰的可能性,此外茶葉、雞蛋殼也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