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合作促金融市場數字化
諸承譽 香港特區政府第三代互聯網發展專責小組成員、IDA愛達聯合創始人
國家正積極推進數字人民幣(eRMB)國際化,穩定幣的應用與技術創新正成為關鍵一環。人民銀行早前宣布八項金融政策,特別提出設立數字人民幣國際營運中心,推進數字人民幣的國際化運營與金融市場業務發展。
人行行長潘功勝更在早前的陸家嘴論壇上,首次提到穩定幣在跨境支付體系發揮作用,並提及區塊鏈和分布式賬本等新興技術,如何推動央行數碼貨幣、穩定幣蓬勃發展,實現「支付即結算」,從底層重塑傳統支付體系。表明國家積極探索數碼貨幣與穩定幣的結合應用,為未來全球金融市場的數字化轉型奠定基礎。
數字人民幣是央行數碼貨幣,擔當的角色是貨幣供應的基底(M0)。至於穩定幣則是建立在法定貨幣之上的數字資產。正如現在我們日常生活都會使用現金、八達通、支付寶及信用卡等,數字人民幣與穩定幣的發展相輔相成。
穩定幣對國家而言,不僅是數字金融的一項創新,更是實現金融市場國際化的重要工具。穩定幣可以幫助國家在跨境交易中減少對美元的依賴,提升人民幣國際影響力。特別是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穩定幣能為參與國提供便利的支付解決方案,促進貿易與投資的自由化與便利化。
增人民幣國際吸引力
作為國家兩大國際金融中心,香港與上海在數字金融和穩定幣推動方面的合作愈加緊密。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亦在《滬港國際金融中心協同發展行動方案》發布儀式上致辭時表示,滬港兩地正深化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包括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的應用場景拓展。香港作為全球頂尖的籌融資與資產管理中心,致力為內地企業「走出去」提供全方位支持。特別是在跨境支付網絡中,香港的金融機構與上海的清算系統合作,能更高效地為內地企業提供穩定幣與數字人民幣的支付解決方案。
同時,香港也在研究穩定幣掛鈎人民幣的可能性,以進一步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吸引力。滬港兩地不僅在政策層面深化合作,還積極推動技術創新與標準對接。根據行動方案,兩地將在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的應用上展開深度合作,推動資產管理、支付結算等場景的創新。未來或能進一步支持保險、貿易融資等多元化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