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員:活化傳統凝聚居民情感紐帶

●為慶祝譚公誕,東區民政事務處聯同東區區議會等舉辦一系列活動。受訪者供圖
●為慶祝譚公誕,東區民政事務處聯同東區區議會等舉辦一系列活動。受訪者供圖

  新一屆區議會其中一項重點工作是提振地區經濟,為此,18區區議會均設立了提振地區經濟專責工作小組。東區工作小組以創新思維活化百年傳統。東區區議員洪超群接受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訪問時,生動介紹了今年筲箕灣譚公誕盛況。這場東區年度盛事,巧妙融合深厚文化底蘊與現代創新元素,不僅成為凝聚社區的情感紐帶,更能結合旅遊元素推動地方經濟,提升市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譚公誕不僅是民間信仰的載體,更是社區記憶的活化石。今年我們特別注重傳統活化,讓百年民俗成為帶動地區經濟的文化引擎。」洪超群強調,透過舉辦相關活動,既能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增強社區凝聚力,更能結合旅遊元素振興地方經濟。

  今年的譚公誕活動精彩紛呈。日間的東大街化身為傳統文化長廊,其間的神像巡遊隊伍,飄色地色表演者身着華服踏歌而行;當暮色籠罩筲箕灣,整場慶典迎來高潮—328米夜光飛龍在萬眾期待中甦醒,百名身着充氣龍服的表演者擎起這條創紀錄的巨龍,龍身流光與沿街商舖的霓虹交相輝映。

  洪超群介紹,今年更着重深化文化體驗,新增「非遺紮作工作坊」,向市民講解夜光龍的構件製作技藝,讓傳統工藝得以活態傳承。活動亦着力推動地區經濟:主辦方與東大街商戶緊密合作,推出多項消費優惠。商戶普遍反映:「譚公誕期間人流顯著增加,平均營業額增長5%至10%,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洪超群認為,筲箕灣譚公誕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既是信仰活動,也是社區自治的體現。發展文化旅遊,讓更多人認識,也能讓不同年齡階層的人士參與。譚公誕不僅能成為香港的文化品牌,更能為商戶帶來經濟效益,實現文化傳承與旅遊推廣的雙贏。

  「未來會持續深化『文化+經濟』模式,讓傳統節慶煥發持久生命力,為香港地區振興提供生動範本。那條照亮夜空的發光巨龍,已成為傳統與現代交融的完美象徵,見證着社區經濟文化共生的新篇章。」洪超群說。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吳俊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