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 人會變笨?
謝銀泉
多數人一想到用AI,就有「會使人變笨」的推斷,他們的邏輯或許是用AI時,是不需要用腦,不需記憶知識,人自然就變笨。用AI真的不需要「用腦」嗎?大家都聽說提示詞(prompt)很重要,「隨便問」會得到「隨便答」的籠統回覆,但有人卻「問」出論文來、「問」出公司決策來。
AI是工具,有兩面性,可使人變笨也可變聰明,視乎如何用它。令我們變笨的不是AI本身,而是我們思維和態度。
當人哇哇落地這世界,多少帶着好奇心,但經過各種磨練,有的保持好奇心,繼續尋求事物的底層邏輯和原理;有的被教化功利主義,勉強「學習」,更甚者是變得無鬥志和失去求知慾。
AI對原先求知慾爆棚的人來說,簡直是如虎添翼,只要幾句說話就能初步掌握世界的奧妙。在工作上,用AI的人亦透過這些工具,加速對數據的掌握,為更佳的決策得到「底氣」。
對那些「無慾無求」的人,得到知識容易了,當然可以不假思索地「抄功課」。要知道AI的回覆並不都是正確的,要得到優質有價值的輸出,你必須有技巧、思路清晰、有策劃力和溝通力。當大家都借助AI來協助時,要求亦必定提高,你必須隨着AI的賦能而提升自己,否則你自己都會擔心被淘汰。這不是在倒逼大家要動腦筋用好AI嗎?
AI其實易學難精,你要用好它,沒有學習能力和新思維是搞不定的,所以用AI不是必然使人變笨。在如今智能新時代與其被迫進步,何不在用AI的同時,借用它來發掘和認識世界趣味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