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食療 健脾化濕

小暑會讓人食無胃口,也沒元氣,又濕又熱,易耗損陽氣,使濕氣代謝困難,導致脾胃功能失調影響消化液分泌,腸胃不適的症狀特別多。以下推薦清熱解暑、健脾化濕食療給大家。進食前或有任何疑問,應向註冊中醫直接查詢。
綠豆薏米百合粥
■材料:綠豆50克、薏苡仁(即薏米)30克、百合20克、米50克、冰糖少許。
■做法:將綠豆、薏苡仁提前浸2小時;百合和米淘洗乾淨後,把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以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熬煮至食材軟爛,再加入冰糖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綠豆性寒味甘,歸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暑利水的功效。薏苡仁性微寒味甘淡,歸脾、胃、肺經,能健脾滲濕、清熱排膿。百合性微寒味甘,歸心、肺經,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之效。三者合用,有清熱解暑、健脾祛濕、寧心安神之功。
荷葉冬瓜老鴨湯
■材料:鮮荷葉1張(或乾荷葉15克)、冬瓜500克、老鴨半隻、薏苡仁30克、生薑3片、鹽適量。
■做法:老鴨洗淨切塊,汆水除去血沫;冬瓜連皮洗淨切塊,荷葉洗淨剪成大片;把鴨塊、薏苡仁、生薑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以大火煮沸後撇去浮沫,轉小火煲1小時,再加入冬瓜和荷葉,繼續煲30分鐘,最後以鹽調味,撈去荷葉即可飲用。
■功效:荷葉性平味苦澀,歸肝、脾、胃經,能清暑利濕冬瓜性微寒味甘淡,歸肺、大腸、膀胱經,有清熱利水、消腫解毒之效。老鴨性平味甘鹹,歸脾、胃、肺、腎經,能滋陰養胃、利水消腫。這湯清補兼施,既能清暑去濕,又能滋陰養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