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可促進供應鏈優化升級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僖)香港電商物流協會會長高學亨指出,ESG已經是主流市場准入門檻,雖然要符合ESG標準,無疑會增加經營成本,但他認為成本上升只是短期影響,長遠會有成本效應。他說:「香港作為國家和國際『超級聯繫人』先達至ESG標準,就能協助整個供應鏈優化升級,相得益彰。」

  高學亨向香港文匯報表示,贊成政府推出《路線圖》,協助業界升級換代。他解釋:「香港是內地世界工廠和國際市場的中轉站,不僅需要在物流方面做到合乎ESG標準,還需要協助內地供應商提升管理,達至ESG標准,才符合主流市場准入要求。」

  短期成本上升 長遠效益增

  要達至ESG標準,意味經營成本上升,但高學亨認為有關投入值得:「雖然一開始會增加投入,但是未來會有成本效應。例如全面電子化、無紙化,其實能節約行政成本。亦可以利用科技手段節約人手和成本。而且早日達至ESG標準,就可以爭取更多生意,愈早升級愈划算。」

  香港付貨人協會主席林宣武亦認為值得:「這些不能當成增加成本,而應該視為必要投資,有這些投資才有進入主流市場的資格,才有發展機遇。若現在還不開始推行ESG標準,未來會沒生意做。」

  他呼籲業界積極響應政府ESG《路線圖》,「大有大做、細有細做,早開始早得益,ESG標準管理公司,有百利而無一害。」

  團結香港基金綠色及可持續發展研究主管蕭逸駒樂見特區政府制訂《路線圖》,並建議透過金融機構提供具吸引力的「綠色融資產品」連結 ESG 表現與資金成本。

  例如,中小型物流企業若能展示穩健的 ESG 數據披露紀錄,或可獲得銀行於貿易融資、設備融資、車隊升級貸款等方面提供較低利率或更長還款期的綠色融資產品。

  他指,政府亦應加快興建更多結合「油、氣、氫、電、服務」的綜合能源站,優先在重型車輛集中地區(如邊境口岸、貨運中心、巴士車廠)設立專用氫氣加注設施,同時投資發展本地氫能供應鏈,為未來氫能商用車的普及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