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逸系統Q&A
為什麼需要逃逸系統?
•在火箭發射台上或飛行過程中發生爆炸或故障時,逃逸系統可以將返回艙內的航天員帶到安全區域,保障航天員生命安全。
中國載人發射逃逸系統過往開展過什麼飛行試驗?
零高度逃逸試驗
特點:初始高度和速度為零,飛行時間短,時序緊湊。
時間:1998年
內容:模擬運載火箭發射台故障,驗證神舟飛船零高度逃逸救生能力。
結果:返回艙正常分離,彈傘艙蓋、引導傘、減速傘、主傘等動作正常,驗證了火箭系統設計和飛船應急救生能力。
最大動壓逃逸試驗
特點:模擬火箭上升段最大動壓附近故障。
時間:1996年
內容:利用火箭撬進行3次柵格翼釋放展開試驗,模擬最大動壓條件,考核氣動力對逃逸飛行器結構的影響。
「夢舟」飛船逃逸系統是怎樣設計的?
任務兼容
•兼顧載人月球探測和近地空間站任務,需適應不同發射過程、時序、彈道和軌跡。
技術挑戰
•長征十號火箭(登月任務)起飛規模和爆炸當量大,故障模式與長征二號F不同。
•瀕海發射氣象條件複雜,工位設施多,上升段落點以海域為主。
應對方案
大氣層內:逃逸塔負責待發段至上升拋塔階段的逃逸。
大氣層外:服務艙動力負責拋塔後至近地入軌船箭分離的逃逸。
大公報根據公開資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