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核受益內地降息

  張賽娥 南華金融副主席

  中國核能市場迅速發展,成為能源供應的重要支柱,加上人工智能(AI)的突破,全國電力需求穩定增長。中廣核電力(1816)為內地最大核電獨立發電商之一,在行業具有強大競爭力。

  中廣核首季營業收入200.28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4.41%。淨利潤30.26億元,降16.07%,遜市場預期。主要因廣東及廣西地區電價低於預期,導致盈利能力受壓。此外,所得稅成本上升進一步影響利潤表現。

  建設周期優化

  集團目前管理16台在建核電機組,其中惠州一號機組預計年內投產,有望釋放業績彈性。隨着三代核電進入批量化建設階段,華龍一號機組造價及建設周期進一步優化,提升後續項目回報率。

  此外,公司財務狀況保持穩定,第1季度所得稅率提升至19.07%,推測部分機組已到期「三免三減半」政策優惠。同時,公司利息費用減少1.16億元至12.91億元,受益於國內利率下調。而公司擬發行不超過49億元可轉債,以支持廣東陸豐核電站5、6號機組項目,有助降低財務壓力。

  估值方面,中廣核預測市盈率12倍,股息率3.8%,擁有一定吸引力,可多加關注。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人及關連人士沒持有上述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