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壓力來源 多角度整合治療

■身心症患者檢查後也未必能察覺病症。
■身心症患者檢查後也未必能察覺病症。

  精神科的診斷主要參照《國際精神和精神和行為障礙分類》或《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精神科醫生會系統地評估患者的生理症狀和心理狀態,並探究其潛在成因。

  診斷流程包含詢問身體不適的情況、鑒定心理狀態的異常,例如追蹤壓力來源及焦慮、抑鬱等負面情緒表現。醫生會建議患者進行適當的身體檢查及檢驗,以排除其他身體疾病的可能性。若檢查結果未見明顯生理異常,且患者的身體不適與心理壓力或情緒狀態之間存在明顯關聯,那麼身心症的診斷可能性便會提高。

  治療身心症需要採取多角度整合治療,同時處理身體症狀與心理壓力,治療主要分為兩方面。

  藥物治療:目的在於緩解身體不適症狀及處理相關的精神情緒問題。例如,醫生會適當地處方一些止痛藥物以緩解身體疼痛,或針對消化道症狀適當使用一些紓緩腸胃不適的藥物。精神科藥物如抗抑鬱藥亦會對改善抑鬱或焦慮症狀有所幫助。

  心理治療:幫助病人改變思維方式及行為模式,讓其更清楚自己身體及情緒狀態的變化。常用方法包括放鬆練習、呼吸練習、靜觀練習和認知行為治療等。例如認知行為治療可以協助患者找出並改變與症狀相關的負面思維模式及行為習慣,學會用新方法應對,減輕身體不適的同時,也能緩解心理壓力,慢慢讓生活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