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處阻力區 成交動能減弱
中美於倫敦進行貿易磋商達成框架協議。港股昨延續升勢,恒指曾升276點,高見24,439點,收報24,366點,漲204點或0.85%,惟成交額縮減至逾2,351億元,反映大市上升動能減弱,在24,500點至24,800點阻力區前見整固壓力,並出現資金輪動現象,內險及內銀股持續強勢,礦業及有色金屬板塊受捧。
國企指數收報8,865點,升98點或1.12%;恒生科指升59點或1.09%,收報5,451點。
至於北水全日淨流入13.76億元,減少81.9%。當中,獲淨吸最多的股份為建行(0939),涉及金額7.07億元;遭北水淨沽最多的股份是小米(1810),涉額18.32億元;騰訊(0700)也有12.56億元淨走。
個股方面,化肥板塊近期造好,當中,中化化肥(0297)昨見逾3年新高,在鉀肥行情上升下,集團今年盈利增長樂觀,估值上升潛力大。
中化化肥為國企,主要從事化肥生產、分銷和零售,提供與化肥業務和產品研發與服務,以及從事開採和勘探磷礦和生產飼鈣。產品包括鉀肥、氮肥、複合肥及磷肥等。
集團日前宣布,延伸碳一化工產業鏈,間接附屬公司中化長山擬於現有廠區內建設年產1萬噸甲醯胺裝置。中化長山根據相關要求進行公開招標,確定魯西工程為中標人。
中化化肥估值上升潛力大
中化化肥過去3年推進「生物肥料+土壤健康」戰略轉型,差異化產品組合銷量持續增長,帶動毛利及淨利潤穩步提升。政策面上,中央確保糧食安全政策,有利集團業務長期向高質量發展。
在去年盈利大幅增長的基礎上,集團今年首季業績延續增長,營業額71.67億元(人民幣,下同)。淨利潤5.19億元,增4%。
資料顯示,中化化肥2024年全年業績,營業額212.65億元,按年跌2.1%。淨利潤10.61億元,增69.7%;每股盈利15.1分。毛利率12%,升1.6個百分點。派末期息5.71港仙,明天(13日)除息,7月25日派息,現價息率4.26厘。
中化化肥昨曾高見1.36元(港元,下同),為超過3年新高,收報1.34元,升2仙或1.52%,成交額逾3,822萬元。
集團現價市盈率8.3倍,預測市盈率6.3倍,市賬率0.85倍。股價雖見3年新高,但市盈率仍低於歐美同業的12倍水平,顯示中化化肥估值不貴。以今年盈利增長三成計,8倍市盈率可見1.7元,反映估值中長線上升潛力大,可以收集,冀財息兼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