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速感瀕死 驚恐症勿忽視
在現代都市中,驚恐症(Panic Disorder)已是十分常見的情志病,其病發率約為2%至6%,男女病發率比例為1:2。驚恐症是焦慮症(Anxiety Disorder)的一種,患者會不時「恐慌突襲」(panic attack)發作,即一個人突然無故感到身體明顯不適,並產生強烈的恐懼反應,伴隨心跳加速、呼吸困難、心胸翳悶、瀕死或脫離現實等症狀。遇到這些症狀,不容忽視,要及早治療。
文︰香港中醫學會 羅桂青博士
大部分的「恐慌突襲」會維持5至20分鐘,症狀來得非常突然,在首10分鐘最為嚴重,有時候會維持1小時。患者發作時覺得自己快要死掉了,不斷入醫院急診求助,但檢查不到任何異常,如胸肺X-Ray、心電圖檢查等都正常。有些患者會因為擔心而不敢單獨出門,對人多擠迫、吵鬧、難以即時逃離的地方會感到異常恐懼,嚴重的會發展到不能外出工作而影響生活。
西醫主要是透過藥物調節腦部血清素,以及腎上腺素兩種化學傳遞物質控制驚恐症患者的病情。現時較多採用血清素調節劑(SSRI 類藥物)和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劑(SNRI),並輔以短期的鎮靜劑治療以紓緩焦慮病徵。
在中醫的角度,驚恐症主要涉及心、肝、膽、脾、腎等臟腑。《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說:「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其中「煩」的具體表現為心煩或情緒不穩定;「驚」是指驚恐不安,發噩夢,也可表現為心悸或腹部絞痛;「小便不利」指小便頻繁;「譫語」多為精神障礙;「一身盡重」是一種自我感覺,指行動遲緩或反應遲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