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補廣東話AI的缺口

  荷夜

  朋友是語文教師,且對AI感興趣,近來忽發奇想,希望用AI教人學廣東話。用AI可把文本轉化成聲音檔,只要懂得寫中文,就可把一段自擬的講稿轉化成廣東話聲音檔,然後跟着練習。若是為了應徵準備一段廣東話自我介紹,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更進一步,還可生成自己的AI形象,說出一段有影像的自我介紹。這正是學習廣東話一個有趣的方法。

  原來有同樣想法的人不止一個,在網上搜尋,可見到一些AI輔助學習廣東話的短片。把廣東話俗語、諺語輸入AI軟件,就可得到解釋。AI還可把書面語轉變成廣東話口語,方便學習。語文教師一定會覺得AI是好幫手,因為只要輸入一些提示,就可生成一段課文。只是,我也不禁為朋友擔心,這樣下去,AI會否搶走她的飯碗?

  目前AI還有許多缺陷,並不能做到準確無誤。以廣東話語音為例,儘管這兩年湧現AI主播,咬字讀音大有改善,但AI軟件仍然靠不住。廣東話AI技術可行,但相比英文或普通話,因市場較小,投入不足,以致發展落後,跟不上市場需要。

  目前,特區政府對於推廣AI不遺餘力,且已於今年2月發布HKGAI V1大模型,是為全港首個基於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DeepSeek全參數微調,並持續訓練產生的大語言模型。香港確實需要有自己的港版DeepSeek,以香港人為主要服務對象。對於HKGAI V1,我們無限憧憬。與此同時,也希望有關當局切實察看香港在發展AI方面還有什麼需求,加大力度投資。廣東話AI正存在一大缺口,需要迅速填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