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空氣製水
羅文華 香港銀行學會考試審核委員會委員
現時,水資源短缺是人類要面對及解決的難題之一。這點,對老一輩的香港人來說,尤其難忘。他們都嘗過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每四天供水四小時的苦況。發達國家亦不例外,2024年投資銀行摩根大通發表報告稱,美國正面臨嚴重的供水壓力,這有可能損害美國的經濟前景,並侵蝕企業估值。
據筆者所知,新產業大量用水。人工智能產業需要大量水來冷却數據中心和半導體製造設備。一個大型數據中心每天可以使用多達500萬加侖的水。這大致相當於一個多達5萬人的城鎭的每日用水量,而製造半導體芯片還需數十億加侖的水。
筆者近月到深圳南山區一家從事從空氣製水的民營企業參觀,得到的啟示為內地有企業正循新途徑解決水短缺的困擾。該公司的使命為「飲水革命締造者 全球空氣製水行業引領者」,憑藉空氣製水技術的創新,以有成本效益的公式從空氣中收集取用水,再轉化為生活飲用水、工農業用水,以解決傳統水源不可及的瓶頸。它協助客戶在不同地方設置空氣製水廠,隨時隨地供水。空氣製水系統,可支援無土種植。它製造的一款從空氣中產生飲用水的器皿,日產水量10公升,製水功率240W,符合世界衞生組織的飲用水標準,既環保,又安全。該公司在香港、東南亞市場等地開展空氣開採業務,包括空氣製水設備銷售、空氣水飲料、空氣水種植、空氣水供應等,並協同政府部門、商界和用戶等水資源持份者,一起努力,優化水供應、水資源管理,使經濟得以可持續發展。這就是經濟學上所說的「經濟外溢效應」(External economy)。
地球水資源有限,筆者祈願大家一起努力,節約用水,造福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