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思機械人探月 培僑奪冠
中國航天科技發展近年取得長足進步,更實現全球首次月球背面採樣活動。香港理工大學日前舉辦第二屆「開拓月球:從探索到基地建設」月球基地設計比賽,吸引來自28所香港及大灣區中學和國際學校的學生參與,提交超過44份設計方案,冠軍最終由提出多功能月球機械人方案的培僑書院隊伍奪得,英基沙田書院及聖保祿學校(中學部)分別奪得亞及季軍。
本屆比賽主題包括「月球建築與能源」、「月球機械人」及「航天員健康與生命支援」,參賽學生需選擇其中之一進行設計,並以科學知識和研究資料支持。培僑書院隊伍介紹,多功能月球機械人可在月球表面執行採集樣本和檢修設備等任務,提高月球土壤的採集效率以及安全性,有助探索月球的陰影區域,發現新的資源和地質特徵。組員黃頌焮表示,設計過程中參考的機械人技術已相當成熟,希望將來在太空領域也能應用。
英基沙田書院隊伍設計出利用定日鏡建設太陽能月球基地的方案,有望將基地的能源效率提高67%,為航天員在月球上提供一個可持續的生活和工作環境;聖保祿學校(中學部)則提出具有可持續能源系統的機械人建設基地方案,自主機械人可代替航天員短時間內完成基地建設,減少航天員暴露於有害輻射中的風險。
曾參與國家多項航天重大任務的理大教授吳波表示,要讓機械人升上月球有一定難度,樂見學生們在設計機械人過程中的細緻考量與奇思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