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對人類的影響

  謝銀泉

  AI是第四次工業革命智能化的核心驅動,不得不想到前三次工業革命,蒸汽機、電力、計算機—信息革命,當時工人經歷被淘汰的陣痛,換來如今多姿多彩的現代化生活。但今次的智能化填補先前機械未能做到的,人類還有工作機會嗎?還需要讀書和學習嗎?

  有大型銀行啟動裁員,首波針對後勤部門(文件管理、核數等),有部門近乎減半,就是被AI取代,銀行透過「優化職能」取代人工成為趨勢。

  春節假期前夕,DeepSeek(深度求索)AI大模型,一夜之間令美國科技巨頭英偉達股價暴跌近17%,蒸發約6,000億美元,成為美股單日市值損失紀錄,連科技界和政界也被震撼,世界到底發生了什麼?

  我們享受AI的便利,編排旅程,舊照片變成動畫,幾句話就能叫AI生成圖片、短片或文章。但它威脅到我們的飯碗了嗎?除了就業問題,AI又如何影響我們今後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AI不單提升效率,有更多工作由它自動完成,還會以指數級超越人類,如醫療診斷、研發新藥,因此有更多價廉物美高科技產品,到處都是機械人。當然,隨之而來的道德、法規和它們會不會傷害甚至毀滅人類,都需要防範。

  基於企業和國家的競爭,科技的步伐是不會減速,我們只能選擇擁抱AI。慶幸的是,發展AI也需要相關從業員,而且現階段不少工作還需要人機協作完成,但減少僱員是必然的趨勢,所以說:不是AI取代人,是用AI的人取代不用AI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