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大廈分段重建 兩座明年起遷出

  房屋協會旗下、樓齡近60年的觀塘花園大廈第二期將分階段清拆重建,房協昨日正式通知受首階段清拆影響的燕子樓、喜鵲樓682伙住戶必須在明年下半年開始調遷,並需於9月9日前回覆房協安置的意願,安置選項包括遷往牛頭角定安街新建的鴻鵠臺第一座、花園大廈現有340個翻新單位等,或者購買資助房屋。

  花園大廈第二期的清拆重建計劃於2017年公布,燕子樓、畫眉樓、喜鵲樓、百靈樓及孔雀樓將分為兩期重建,重建後將提供逾5,800個資助房屋單位,較現時增加超過一倍,包括作出租、出售及長者屋。

  花園大廈的居民陸續收到房協通知安置方案。房協於2017年規劃重建花園大廈,首階段受影響是燕子樓、喜鵲樓,共682戶,預計於明年下半年開始分批調遷,2027年下半年完成安置。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在社交媒體透露,燕子樓和喜鵲樓將於明年年底前展開重建,所有受影響租戶均可根據租約上家庭成員數量,享有10,740元至33,260元不等的搬遷津貼。

  安置方案方面,住戶可選擇遷往牛頭角定安街新建的鴻鵠臺第一座,共有371個單位,預計明年上半年落成;第二個選項是原邨安置,即入住花園大廈現有340個翻新單位;或者選擇遷往位於啟德的樂真樓,提供約100個單位,以及香港仔漁映樓,提供大約200個單位,有關選項合共提供約1,000個單位。

  房協表示,若居民選擇入住鴻鵠臺、啟德或香港仔的新樓,搬遷後首4年可獲租金優惠,所有居民需要在9月9日前向房協表明安置意向。房協亦向花園大廈另外七座未受清拆影響的住戶發信,容許他們調遷房協其他甲類公屋,並提供搬遷津貼。

  不少居民普遍傾向原區安置,其中住戶葉小姐毫不猶豫說:「我沒有想其他(區外)方案,只選擇自己合適的,都是要視乎小朋友上學,會視乎小朋友上學情況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