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委會委員倡豁免計花紅等一次性收入 優化公屋入息限制防「躺平」

  圖:房委會昨日舉行周年特別公開會議。\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麥鈞傑攝
  圖:房委會昨日舉行周年特別公開會議。\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麥鈞傑攝

  房委會昨日舉行周年特別會議,會上不少委員關注近年有部分公屋戶或申請人,為免超出入息限額選擇「躺平」,無助社會發展,建議房屋署優化入息計算方法,考慮豁免計算花紅等收入,以及引入公屋「加分制」等。

  身兼房委會主席的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表示,資助出售房屋是房屋政策保持「上流上進」動力的關鍵,未來五年有相當供應,房委會應探討怎樣令到公屋家庭將規劃轉向置業,向資助出售房屋的目標邁進。\大公報記者 鄭文迪

  何永賢:保持階梯向上流動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碧如發言時指出,近年有公屋申請人,由於家庭收入輕微超出限制後,即被取消申請資格,雖然房委會每年均會檢討入息限額,但仍有部分家庭因獲得花紅或個人收入稍增,為免遭取消資格,即辭工、轉工或主動要求減薪。以2014/15至2018/19年度為例,五年間接受詳細資格審查的個案總數近14萬宗,當中有5840宗因超出入息限額而被取消申請;同期有5750宗被取消的個案恢復申請,不排除是因事主自願減薪、辭工所致。

  她認為,公屋政策不應扼殺住戶及申請人的向上流動意向,建議優化計算入息限額方式,檢視有否被低估的家庭開支,及考慮適當豁免部分一次性收入,避免申請人為求上樓而「躺平」。

  房委會主席兼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認同,公屋政策應既公平亦能保持階梯向上流動,提到接下來5年居屋每年都有相當的供應,是完善房屋階梯重要一環。她認為,房委會應探討怎樣令一些公屋家庭將規劃轉向置業,向資助出售房屋的目標邁進。

  身兼立法會議員的房委會委員陳家珮發言時表示,現時公屋主要採用扣分制,但只採用懲罰難以令住戶主動參與社區事務,建議房委會可研究引入「加分制」,居民參與社區活動即可獲加分,或能獲得減免租金等優惠。

  議員關注居屋第二市場供應

  另一房委會委員兼立法會議員梁文廣則關注資助出售房屋問題,他指近年居屋第二市場供求失衡,建議隨着二手居屋市場的容量增加,政府更有條件把資助出售房屋從私人市場分隔出來,探討進一步收緊居屋補價轉入私人市場的限制,「白居二」亦應該不限名額申請,令二手市場可自由交易,讓更多合資格人士得以受惠。

  何永賢回應指,位處房屋階梯中間的資助出售房屋,會是如何讓房屋政策保持「上流上進」動力的關鍵。她認同居屋市場供應會是房委會之後研究的方向,「如何保持(向上)流動性,令房屋階梯健康而平穩地完善。」

  會上,另有房委會委員關注近年建築成本上升,要求房屋署善用科技加快興建公屋。何永賢回應指,位於元朗的首個簡約公屋項目,由興建到入伙只需約一年,建築材料使用直接採購模式,價錢便宜,未來房委會新樓會研究採用直接採購模式,相信使用合成建築法,加上對工程拆牆鬆綁,縮短驗樓時間等,能加快建築流程。

  何永賢強調,公營房屋的配套包括交通及社福設施等較齊全,造價及建築時間,都不應與簡約公屋直接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