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件東江水供港檔案首公開

  6月9日是國際檔案日,今年又適逢東江水供港60周年,廣東省檔案館精選了28件東深供水工程重要檔案,當中有17件文書檔案和11張現場施工照片,首次向社會公眾開放,為紀念東深供水工程建設60周年還原了歷史場景、提供了珍貴史料。這些檔案真實記錄了該項目從立項、建設、竣工、擴建改造以及水質安全、立法保障等的全過程,體現了粵港以水為紐帶守望相助的血脈親情。

  展出香港普通市民感謝信

  在這些檔案中,還有三封由香港普通市民所寫的感謝信,信中用真摯感人的語言,表達了港人對廣東無私向香港供水、解決同胞飲水困境的感激之情,還主動提出將「手提電焊機、手提電刨、三門六座位工具汽車」等物資自願捐贈給東深供水工程指揮部,用以「支持祖國建設」,淳樸之情令人動容。

  查閱這些珍貴的歷史檔案不難感受到,東深供水工程作為粵港合作的典範項目,不僅實現了兩地物理意義上的聯通,更通過破解香港水荒困局,成為兩地血脈相連的生動見證。

  廣東省檔案館利用服務部張凌表示,這些感謝信文字樸素,但字裏行間無一不表達出對廣東無私向香港供水、解決同胞飲水困境的感激之情。同時,從那些普通而家常的物資捐贈中,參觀者可以想像在工程建設早期的艱辛和建設工人的付出,也能感受到香港同胞對於祖國四化建設的關心和支持。

  工程以「一脈相連,飲水思源」為紐帶,既解決了香港民眾的生存發展之需,又喚醒了粵港人民共同的歷史記憶和文化認同,為「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和大灣區的融合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