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申公屋 倡加分制免「躺平」
參與社服或減免租金 研豁免計花紅等一次性收入
房屋委員會昨日舉行周年特別公開會議,多名委員均關注有市民為符合公屋申請資格而主動減薪或辭職的「躺平」現象,建議檢討入息計算方式及建立獎勵機制,包括讓參與社區活動的居民可獲加分並減免租金等優惠,以扭轉「躺平」現象。有委員亦建議房委會可考慮在未來銷售居屋時推出新安排,協助公屋富戶購買心儀單位,加快公屋流轉。房屋局局長兼房委會主席何永賢回應指,會研究如何更好協助市民上進上流,房屋署署長將於下月14日的公開例會上綜合回應。
目前公屋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3年,但部分申請人在輪候期間因入息或資產輕微超出限額,而喪失申請資格,有青年索性因此「躺平」以免不符合資格。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碧如昨日在會上指出,現行制度下輪候公屋家庭若輕微超出入息限額(如獲發花紅)即喪失資格,因此會出現了一些辭職、要求減薪或違法瞞報收入的極端案例。她建議長遠除要改善輪候時間、加快公屋流轉外,更可在不影響公屋輪候時間前提下檢視入息限額計算方式,豁免計算部分家庭的一次性收入,避免申請人為上公屋而「躺平」,盡力不讓家庭收入「超標」。
房委會委員、立法會議員陳家珮指出,現時公屋主要採用扣分制,認為單靠懲罰難以令住戶主動參與社區事務,倡議改革公屋管理機制,以「加分制」補足現行扣分制,鼓勵居民參與社區活動即可獲加分,或能獲得減免租金等優惠,將「躺平」現象扭轉。
何永賢回應指出,要保持公屋供應公平及社會向上流動,未來5年居屋有相當供應量,令家庭可邁向置業資助房屋的階梯,如何鼓勵房屋階梯流動是很好的議題,房屋署將於下月14日的公開例會上綜合回應。她特別指出,陳家珮議員的建議可帶動正向引導,值得思考及研究。
提議「白居二」申請不限名額
其他議題方面,立法會議員梁文廣關注資助出售房屋問題,指近年居屋第二市場供求失衡,建議隨着二手居屋市場的容量增加,政府應更有條件把資助出售房屋從私人市場分隔出來,「白居二」亦應不限名額申請,令二手市場可自由交易,讓更多合資格人士受惠。
委員陳遠秀關注房委會未來財政狀況,指根據房委會最新預算和財政預測,建築開支預計由2024/25年度的264億元,大幅上升至2028/29年度的490億元,現金結餘將於未來數年迅速下降,加上公共屋邨日漸老化,維修開支亦會持續增加。
委員陳志球則聚焦創新科技,指房屋工程中已使用多項科技系統,有助大幅提升建築項目的效率及安全系數,如早在2022年便開始於建築工程上使用小型無人機進行外部檢測,有關技術已惠及9個工程合共17座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