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配套要跟得上親子遊

  沈鴻穎 學研社成員、文字工作者

  香港國際旅遊展本周四起一連四日在灣仔會展中心舉行,據悉今年展覽新設青年旅遊和親子遊的主題。來香港親子遊,現時市場上也有不少旅遊路線和產品,例如主題樂園、親子遠足路線、海灘、博物館等,坐叮叮車與天星小輪也是經典體驗。然而本港現時的旅遊配置,夠「親子」嗎?

  近年愈來愈多年輕父母會帶三歲或以下幼童出國旅遊,十之八九首選到日本,其環境安全、親子友善的配套對攜幼旅客而言極為重要。前兩年首次遊東京,為人父母後,對於一個地方是否有足夠的母嬰設施也更留心。途經道路休息區時,乾淨不在話下,居然每個廁格入面都有一張嬰兒座椅(還要是著名品牌),這代表即使父母單獨帶子女外出,如廁時也不用擔心無人看管孩童了。還有夠寬敞又獨立的親子廁所,可以大人細路一同入內使用,非常方便換尿片、換衫。細心、有「以用家為本」去考量的建設,不得不讚賞。

  反觀香港的育嬰設施可謂相當不足,旅遊區如油尖旺、深水埗等的育嬰室主要位於大型商場和政府設施,且分布範圍廣、距離遠,個別環境亦不理想,節假日更要大排長龍,有等於無。作為本地市民都難以使用,何況旅客?

  與舊日「有咩食咩」不同,當代家長對嬰幼兒的飲食相對重視,本港不少日、韓、西餐廳都會提供兒童餐,唯獨最能代表本港的茶樓、茶餐廳等,少有適合幼兒的食物,而且中菜一般被視為重油重鹽不健康。事實上不少家庭對「食」方面都甚為捨得,食肆能做到親子共享的話,相信會多一批家庭客。

  不要說什麼小朋友太細個唔好帶去旅行,這是家長自身的考量。但若連本地市民攜幼出門時都要考慮周邊配套是否方便時,作為旅客會思索得更多。要發展旅遊城市,就應兼容到不同年齡的旅客,不能忽視親子旅遊市場的潛力。香港能否作為家庭客首選,得看社區配套能否跟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