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肇慶 端硯着色文創新潮

  端硯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出產於唐代初期端州,即今日肇慶市東郊的端溪,故而得名,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

  廣東肇慶端州區白石村,村民們世代傳承端硯製作技藝,蔡三洪是白石村人,祖上曾是當地四大製硯家族之一。蔡氏族人從宋代開始製硯,漸以「蔡家龍」和「塔香雲」雕刻技法作為家族安身立命的根本。蔡三洪說:「我們的龍雕非常生動,深淺浮雕講究線條細膩流暢,當年有許多人想模仿我們的雕刻方法,但是都做不到位。」

  受中華文化影響較深的國家和地區,對高品質端硯的需求很大。過去,日本等市場對端硯的需求旺盛,當時海外部分人習慣自帶毛筆、硯台和墨條寫字作畫。「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一塊優質的老坑硯台甚至能在日本市場可以賣到數千美元。在當時的廣交會,日本採購商看到端硯有售,開價即買。」蔡三洪稱。

  傳統的製硯工藝在一代代手藝人的堅守中也在不斷創新發展。1985年出生的肇慶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程振業,創新發展出一套將端硯和漆藝融合的端硯着色技術,將端硯文化融入現代生活,推出了豐富多樣的文創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