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斑彩石文化」

  馮震 華人「斑彩石之父」、斑彩石專家(專業研究二十年經驗)

  世界之大,地面蘊藏着無數生命,地底蘊藏着無數歷史,一般的社會,以人種及國籍區分,但地球本是一體,鳥兒飛翔,魚兒游泳,大家都可以穿越任何國家及地域,無分彼此,這是世界和平的象徵。

  斑彩石,雖然首次發現在加拿大的地域,因為加拿大乃海底板塊撞擊而成的地方,因此有很多海洋生物從此成為陸地,在此地發現彩色鸚鵡螺化石,斑彩石(Ammolite)是英文譯音,本來古埃及語稱為(imn)以及古希臘語稱為(Amon),因此螺形圖案,與古埃及神話文化的阿蒙神的頭形相似,而被命名。

  在1981年,被歐洲寶石學院定為國際寶石後,就受到中國人的青睞,因其色彩斑斕奪目,有着中國道家文化,混沌初開宇宙面貌的意象,所以我們中國人就將其命名為「斑彩石」,因此,只要在坊間用上「斑彩石」這三個字,就必定與我們中國道家及儒家文化,有着深厚的意義關係。

  中國傳統道家文化講求「炁(氣)」的運轉,任何的水晶石都只是直線形成的礦石,只有「斑彩螺」是螺旋形成的一種天然化石,非常符合道教文化所講「混元陰陽」,因此斑彩螺亦是道家文化當中,很重要練炁(氣)的天然生成產物。

  凝視斑彩石作靜修

  至於在中國傳統儒家文化當中,如果大家懂得運用斑彩石,在家居適當的擺設,以及在生活日常中,懂得靜下來凝視着斑彩石作靜修,自然能夠達到儒家文化所謂的「寧靜致遠」。

  最後,馮震老師想給大家一個練習,各位已經擁有斑彩石的朋友,由今天起,在家居找個位置適當的擺放,然後每天靜下來凝視着當中色彩,看到哪樣的顏色變化,歡迎到馮震老師的社交平台,交流一下自己的心得,在此祝各位有着不一樣的「斑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