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定技術工種專才來港

  林振昇 勞聯主席、立法會議員

  政府日前公布,將於本月30日起,容許18歲至40歲的外來非學位專才申請來港,投身電業技術員、升降機/自動梯技術員等八項指定技術工種。措施共設一萬個名額,而每項工種配額以3,000個為限。部分相關行業目前存在熟練技術人員高齡化及青黃不接,筆者相信有限度引入技術專才將有助改善情況。但當局應就配額設置作出調整,以及在專才專業水平方面做好把關。

  各項指定工種的行業結構及人力需求各異,若不仔細考慮每個行業的實際運作情況,便將各工種配額上限劃一設定為3,000個,做法未必合理。以電業工人為例,本港現有八萬多名電工,而過去數年有不少年輕新血申請註冊入行,平均每年約有2,500宗至3,000宗申請,超過八成申請者更是45歲或以下,可見電工的人手其實相對充裕和穩定。若按照配額上限輸入電工,恐將衝擊本地工人的就業機會。因此,當局應仔細分析指定工種的人力需求實況,根據工種空缺數字科學設置引入配額,更具針對性地輸入人手。

  至於專才的專業水平,為確保輸入的專才具足夠資歷,其技能水平符合本港行業標準,當局應規定申請來港的專才有一定的實際工作經驗,並在通過相關專業考核。專才在港工作期間,亦應持續進修,以熟習本港有關法例要求,並不斷提升自身專業水平,使其在工作上更加得心應手,於行業的發展和服務質素均有利。

  最後,筆者希望當局能夠就輸入專才措施,與本地相關行業工會持續溝通,確保本地工人的就業機會、薪酬待遇等不會受到措施的衝擊,在本地工人就業與行業發展之間取得適當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