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全球好感度超越美國
特朗普關稅政策失人心 內地務實姿態改變風向
美國Axios新聞網近日一篇報道援引美國晨間諮詢公司一項民意調查顯示,截至5月底,中國的全球淨好感度為8.8,美國為-1.5。這是自該機構進行相關追蹤以來,中國的全球好感度首次超越美國。專家表示,當前國際民意轉向絕非偶然,而是中國將經濟韌性轉化為話語權、以開放姿態消解對抗的必然結果。貿易戰成為重塑國際認知的關鍵稜鏡,中國在貿易摩擦中展現的戰略定力與務實姿態,悄然改變全球輿論場的風向。
自2020年10月美國晨間諮詢公司首次開展追蹤調查以來,中國的淨好感度評分長期為負值,但自去年美國大選日後開始轉正;而對美國的好感度,在去年1月達到20,但在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後斷崖式下跌,在3月時被中國超越,到4月特朗普公布對等關稅後跌入負值,最低跌至近負8,同中國差距最大擴至18,到5月初特朗普同意削減對華關稅後,美國的正面評價開始略微回升。此外,2025年《民主觀感指數》調查顯示,在特朗普重返白宮後,全球100個國家超過11萬人的民調中,美國的正面觀感淨值被中國超越。
美民眾對經濟前景悲觀
在特朗普關稅宣布後,今年4月9日至23日期間,總部位於丹麥的智庫「民主聯盟」對全球100個國家的111,273人進行了民意調查。丹麥智庫全球民調地圖顯示,在美國關稅戰之後,世界79%的國家對中國的好感度超過美國。
近期多項民調亦顯示,美國關稅政策不得人心。彭博社5月24日最新公布的一項民調顯示,在2,100名受訪對象中,超過半數認為,美國當前關稅政策對他們的財務狀況造成了負面影響,69%的受訪者預計日常用品價格將因關稅而上漲。
《華盛頓郵報》、美國廣播公司、益普索集團4月下旬對2,464名美國成年人進行的聯合民意調查同樣顯示,64%的受訪者不贊成提高關稅。71%的受訪者預計,關稅將加劇通貨膨脹,致使生活必需品價格持續上漲。受訪消費者和企業主紛紛表示,他們對美國經濟越來越悲觀,認為今年美國經濟出現衰退的可能性在增加。
上述三家機構還曾在特朗普執政百日之際開展另一項民調,結果顯示僅有39%的受訪者認可特朗普的執政表現,創下美國總統百日民調80年來新低。此次民調中,72%的受訪者認為,美國政府採取的經濟政策很有可能在短期內導致經濟衰退,73%的受訪者覺得當前美國經濟狀況不佳,超半數受訪者認為美國新一屆政府讓經濟變得更糟糕。
內地以行動破除「脫鈎」謬論
全國工商聯執委、91科技集團董事長許澤瑋指出,中國物美價廉的消費品持續填補美國市場,美國民眾需要中國產品。更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對美出口結構已發生質變: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光伏設備等高附加值產品佔比提升,折射出美國產業升級對華技術依賴的隱性加深。
他進一步指出,中國一方面通過精準反制措施維護核心利益,另一方面又始終堅持擴大開放,持續擴大免簽「朋友圈」,不斷縮短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優化營商環境,讓全球企業共享中國發展所帶來的紅利,用實際行動破除「脫鈎」謬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