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推東盟簽證 11國受惠

  符資格人士最長逗留180日 促進人文經貿交流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3日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介紹,為進一步便利地區人員跨境流動,中方面向東盟10國和東盟觀察員東帝汶推出「東盟簽證」,為符合要求的11國商務人員及其配偶、子女審發5年多次、停留期最長為180日的相應類別來華簽證。復旦大學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研究中心主任趙衛華表示,此舉將進一步促進中國與東盟人文經貿交流,進一步推進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建設。

  林劍表示,近年來,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建設不斷推進,共建「五大家園」取得重要成果。中國和東南亞國家人員往來頻密,進一步便利人員往來是共同心願。他說,在同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全面互免簽證和面向湄公河國家簽發「瀾湄簽證」基礎上,中方面向東盟10國和東盟觀察員東帝汶推出「東盟簽證」。

  堅持對外開放彰顯自信

  趙衛華表示,中國與東南亞有着長達數千年的人文和經貿交流史,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和東盟關係日益密切,從2020年開始,中國和東盟已經連續五年互為彼此最大貿易夥伴,在人文經貿方面交流非常密切。不久前,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3.0版談判達成協議,預示着中國和東盟的經貿交流將更上一層樓,雙方人員往來會更加密切。此時,中國推出「東盟簽證」,正是雙方密切關係不斷發展、水到渠成的結果。中國推出「東盟簽證」將進一步促進中國和東盟人文和經貿交流,進一步推進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建設,進一步拉動促進中國與東盟國家經濟發展。

  趙衛華強調,以美國為首的一些西方國家,大搞貿易保護主義,推出一些逆全球化措施,在當前這種逆全球化的挑戰下,中國仍然在堅持推動全球化和對外開放,中國推出「東盟簽證」不僅彰顯中國自信,同時也彰顯中國正在日益成為當前全球秩序的堅定維護者。

  單方面免簽來華國達43個

  此前,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宣布,自2025年6月9日至2026年6月8日,對沙特、阿曼、科威特、巴林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免簽政策。加上2018年全面互免簽證的海合會成員國阿聯酋和卡塔爾,中方已實現對海合會國家免簽「全覆蓋」。

  中方近年來頻頻推出免簽政策,林劍3日在記者會上表示,6月1日起中國的單方面免簽「朋友圈」首次拓展到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國家,適用單方面免簽政策來華的國家已達43個。

  免簽「名單」不斷變長,彰顯了中國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便利人員往來措施不斷優化,反映出中國致力於打造開放型世界經濟的扎實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