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務署稱食水黑點無害 居民未安心

  圖:有皇后山邨居民表示,洗完水缸後,仍然有黑色沉澱物。
  圖:有皇后山邨居民表示,洗完水缸後,仍然有黑色沉澱物。

  【大公報訊】記者賴振雄報道:粉嶺皇后山邨食水近日出現黑色沉澱物引起關注,昨日再有居民反映,水龍頭過濾網仍然有黑色點狀物質隨水流出,擔心食水安全。水務署估計,黑色沉澱物是喉管內的物料剝落,對人體無害。有專家指出,黑色物質屬「惰性」,不容易放出毒素,但政府應該顧及市民感受,盡快查找源頭,解決問題。

  皇后山邨多座大廈食水,連日發現大量黑色沉澱物,水務署上周五收到報告後,已到場抽取樣本化驗,並聯同房屋署清洗水缸及過濾隔,強調食水安全。

  學者促盡快查找源頭

  水務署署長黃恩諾昨日在電台表示,相信黑色沉澱物是供水喉管或設備,部分物料剝落,由於皇后山邨僅落成數年,理論上喉管不應出現剝落,正在聯同房屋署查找事故原因。黃恩諾強調,「(皇后山邨)食水安全,黑點對人體沒有危害。」

  事件困擾不少皇后山邨居民,居民朱女士昨日表示,雖然署方說沒問題,可以放心飲用,但打開水龍頭,仍然見到有黑色物質流出,擔心飲用後影響健康,暫時只會購買樽裝水。

  曾任職食水安全諮詢委員會委員的學者何建宗認為,相關黑色物質屬「惰性」,即不容易放出毒素。政府官員不斷呼籲居民安心,但水管每天仍流出污染物質,反問「居民如何安心」。他認為,政府應該顧及市民感受,盡快查找源頭,長遠而言,大廈內的喉管應由水務署負責管理,提供「一條龍」服務,而非目前由屋宇管理公司或業主管理。

  立法會議員梁文廣擔心,最終可能需要更換供水喉管,牽涉的工程將較為繁複,關注有關部門如何收集數據及早找出源頭,作出治標又治本的解決方案,釋除居民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