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尖旺泊車難 搵位近1小時

  「牛肉乾」佔全港1/3 民記倡建智能車場

  油尖旺因尖沙咀中間道多層停車場及油麻地多層停車場先後拆卸,令區內泊車位減少逾千個,泊車一位難求,導致交通擠塞及違泊問題惡化。警方去年在西九龍警區共發出87.2萬張違泊罰單(俗稱「牛肉乾」),已佔全港罰單的三分之一。記者昨午繁忙時間發現旺角、油麻地等街邊公眾泊位幾乎爆滿,花近1小時始在近九龍城區找到一個車位。油尖旺區的部分路段更出現雙重泊車,影響車輛行駛。民建聯促請政府在甘肅街、上海街交界的中九龍幹線工程「回填」用地的地底,興建智能停車場,以增加區內咪錶泊位。

  翻查資料,《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雖有訂立個別發展項目的泊車位供應標準,但卻難以適用於各區的泊車位供應。截至今年3月,油尖旺和深水埗的泊車位數目分別為超過39,600個及約37,500個。由2021年3月至今年3月,兩區泊車位數目共增加約2,500個。

  民建聯今年4月在油尖旺區舉行聚焦小組會議,逾70人出席,收集到意見指區內泊車位不足。民建聯九龍西立法會議員鄭泳舜指出,中間道及油麻地多層停車場先後拆卸,令油尖旺泊車位減少逾千個,他形容車位不足,加上違泊罰款令駕駛的市民外出消費意慾低,期望油尖旺區增加泊位,促進地區經濟。

  雙重泊車嚴重常塞爆

  記者昨日中午12時至1時半左右在油尖旺區實測尋找泊車位情況,發現旺角、油麻地兩區幾乎九成九的街邊公眾泊位皆被佔用。記者花近1小時始發現一處靠近九龍城區的車位,若由該泊位徒步走到旺角花園街等,需花費近20分鐘,「攞車」費時費力。另外,部分路段出現雙重泊車情況,令原本狹窄的車道難以通行。

  為彌補中間道及油麻地多層停車場拆卸的影響,政府產業署管理的西九龍政府合署、長沙灣政府合署停車場雖分別提供50個及263個私家車泊車位,但部分泊車位僅在非辦公時段開放。記者亦發現,九龍公園的露天停車場雖然位置優越,但僅提供十餘個車位。旺角大球場的露天停車場雖提供20個車位,但因地點已近石硤尾,若到油尖旺等地辦事、購物則極為不便。

  運輸署表示,政府定期檢視並適時修訂《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內的泊車設施標準,以配合本港社會和經濟環境轉變,包括滿足未來的運輸和交通政策需要。政府提供泊車位政策時會優先考慮及配合商用車輛的泊車需求,並在整體發展容許的情況下提供適量的私家車泊車位。

  多名油尖旺區區議員認同,政府應採取短中長期措施,確保泊車設施跟上區內需求,包括加快智能停車場建設、優化咪錶管理、整合泊車數據及釋放閒置泊位等。

  民建聯昨日舉行記者會指,油尖旺作為商業及旅遊熱點,泊車需求極高,建議政府加快規劃,善用中九龍幹線「回填」用地興建智能停車場、增設咪錶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