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GDP預測維持增2%至3%
無懼外圍持續波動 經濟表現穩健
美國一系列霸凌及無理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令環球經濟蒙上陰霾,金融市場大幅波動。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以數據證明,香港經濟表現穩健,其中今年第一季實質本地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長3.1%,幅度較對上一季的2.5%更高;對外貿易及投資均錄得按年增長,恒生指數亦顯著上升。在綜合考慮香港經濟表現及全球最新發展後,將今年全年GDP增長預測維持2%至3%,基本及整體消費物價通脹率的預測亦分別維持於1.5%及1.8%。
陳茂波昨日出席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時指出,面對外圍環境持續波動,美國保護主義升溫,以及本地結構性調整的挑戰,政府已全速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包括鞏固市場基本面、改革創新推動經濟轉型、開拓新市場新機遇、加速北部都會區發展,提升經濟動能與容量,賦能經濟發展。
他表示,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頭馬車」中,對外貿易表現良好,受惠於外部需求持續及美國關稅提前效應,整體貨物出口繼去年第四季增長1.3%後,今年首季按年大升8.4%。隨着訪港旅客人次進一步上升、跨境運輸量增加,以及跨境金融和集資活動活躍,整體服務輸出亦按年顯著擴張6.6%。投資方面,整體投資開支按年增加2.8%。惟受到市民消費模式改變影響,私人消費開支按年輕微下跌1.1%。
消費氣氛受壓情況料可扭轉
他續說,最新數據亦顯示,第二季初香港經濟動力持續,其中4月份整體商品出口貨值按年上升14.7%;失業率仍處低位、整體物價升幅維持溫和,全職僱員的薪酬亦持續改善。股市方面,他指受惠於內地人工智能發展突破及中央支持經濟措施,恒生指數於第一季顯著上升,其後雖曾於4月初因美國宣布所謂「對等關稅」而受壓,但隨後因相關措施暫緩、新股集資活動活躍,國際資金增加在大中華區資產配置等因素,市場氣氛轉趨正面,截至上月底恒指較去年年底升16.1%。第二季以來平均每日成交額為2,417億元,亦與首季2,427億元相若。
陳茂波指出,過去一段時間消費力受壓是受消費模式轉變、樓市回調及地緣政治壓力等因素影響,相信隨着股市持續向好,消費氣氛受壓的情況將會扭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