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防漏水情緣騙局
劉韋瑋 資深傳媒人
網騙電騙的新招層出不窮,市民受騙防不勝防。最近,不少人的電話短訊收到一個聲稱是住宅樓下單位住客訊息,指居住單位漏水,可能是其單位導致,要求聯絡商討處理。一般人遇上這情況都會回應了解,豈料可能因此而上當。以下是一段親身經歷,幸而警方不停在媒體警告市民要加倍小心受騙的宣傳奏效,才及時懸崖勒馬,避過一劫。
某一天,電話突然收到一個陌生短訊,直指其單位睡房嚴重滲水,懷疑是筆者所住單位引起,所以向管理處查詢取得本人聯絡電話,才會發短訊過來。隨短訊的還有兩張圖片明顯見到一個單位內半邊牆身有滲水痕迹。由於以為有圖有真相,怕真的是自己單位有問題影響鄰居,遂立即回覆短訊,問清楚其滲水實況。對方也馬上有反應,主動把自己的地址提供(是在港島一個豪宅區)。其實根本不是筆者所住之大廈,於是立即澄清,誰知這才是騙徒引君入甕的蠱惑手法。
對方回應表示歉意,更誓神劈願一定會向管理處查詢,為何會給她這個電話號碼,令她錯怪了好人。半小時後,短訊又來,指真相已經查明,果然是管理處擺了烏龍,弄得「哥哥惹了麻煩,很不好意思!」再三道歉之餘,還稱自己是從內地來港7年獨居該處,實在不知道遇上這樣單位漏水情況,應怎樣處理。筆者本着樂於助人心態,建議她打1823求助。對方回應感激萬分,又說來了香港遇到的人都很冷漠,今次得到如此熱心幫助,非常感動,主動要求成為朋友。
「你知道嗎,你是我來香港之後唯一認識的異性!」這句說話的確令人遐想,(但來港7年怎會認識不到異性朋友?)她還說自己從事投資工作,可趁機介紹下自己的工作,彼此加深了解,還有投資內幕消息提供。她附上的還有一張青春無敵,相貌身形健美的少女照片。幸好,在近日警方不斷提醒市民加強警覺防範騙徒無孔不入之下,以上的飛來艷遇、美女圖片、甜言蜜語,加上投資的元素,「邊有咁大隻蛤乸隨街跳?」反而,立即會令人意識到墮入陷阱的可能。根據當局統計,電話騙案的新手法,2024年共有5,575宗,遠高於整體騙案4,656宗的升幅。警方連月來加強執法及針對性的宣傳教育,此類騙案數字已由去年7月單月錄得超過1,100宗的高峰,回落一半至第四季每月平均約500多宗,但仍然相當高,以上故事只是冰山一角,大家真要提高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