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亂向野生動物投餵
朱家健 全國港澳研究會香港會員
相信很多讀者都有類似經驗,在郊野公園郊遊時,總會遇到野猴從山邊鑽出來,也有人刻意把帶來的麵包、花生或水果拋下,讓野猴搶奪和分食,野猴繼而會把目光放到遊人口袋的其他食物;遊人在郊野公園留下的食物,也引來了山豬和水牛;野鴿也在公園等地聚集,也有人投餵麵包或米粒,結果引來更多野鴿,長久下來,野鴿每天定時在同一個位置守候,低飛便溺,除了衞生問題,鳥群的糞便也會傳播疫病,是公共衞生的潛在威脅。另外,也有善心人士會為流浪貓留下清潔飲用水和食物,然而,卻同時引來老鼠和蟲蟻。另有人會向公園魚池或溪河放生魚和龜,也造成過度繁殖的問題,影響在原生態棲息的其他動植物物種。
愛護動物本來是一種美德,值得稱讚,然而,如果採用的方法不正確,不但會好心做壞事或害了動物,禍及環境和原生態圈,更會為投餵者本人和其他途人構成危險。動物因而會主動接近人類以換取食物,這對動物本身和市民未必是一件好事。畢竟,個別野生動物帶有病菌,也具有一定攻擊性,動物太主動走進人類社區,讓他們放下戒心,日後不排除被有心人誘捕或投餵毒餌。對動物來說,過度被投餵會過肥、失去其在大自然界的覓食本能,並增加對人類餵食的依賴,也增加對人類的攻擊性。此外,動物也會因而大量繁殖,對其他物種產生威脅,影響生態食物鏈。
人類在城市內生活,應該尊重在同一生活圈共同存在生活的動植物,愛惜牠們,如遇野生動物,建議不要作投餵或驅趕,保持安全距離,切勿作出不必要的動作,以免野生動物受到驚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