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名醫護港生赴內地醫院交流

  香港醫療界近年與內地的交流愈發密切,「仁毅醫學教育計劃」繼去年舉辦首屆交流活動,安排38名香港醫護學生前往內地交流學習,今年第二屆活動參與人數增加,將安排60名醫科學生和護士學生在暑假期間,分三批前往上海及北京,與當地醫護一同學習及進行實習,親身體驗內地前線醫護的生活。有參與計劃的學生期望,藉着今次活動了解內地醫院應用人工智能(AI)技術的情況,以及如何提高醫療服務效率和質量。

  仁毅醫學教育計劃主席、醫療衞生界立法會議員林哲玄昨指,參與交流的學生來自本地9間醫護院校和機構,他們在內地會開展為期兩周的交流活動,而內地三間醫學院亦會派出醫護學生來港學習交流。

  今次參與活動的內地機構除去年的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和北京大學醫學部外,新增北京協和醫院,該院有一個集中治療罕見病的科室。林哲玄表示,在香港遇到罕見病病例的機率相對較少,但內地在罕見病治療方面有較多資源,另外北京協和醫院非常重視醫療紀錄,要詳細描述甚至畫圖,希望學生能趁這個機會學習交流。

  香港大學護理學生姜敏婷相信,交流不僅能提升專業知識,還能擴展視野,期待在活動中了解內地醫療改革與創新的成功經驗。中大醫科生許穎喬則期望,透過活動了解內地在龐大人口需求下如何做好患者分流,以及內地醫生職責範圍與香港的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