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全方位 一點靈犀/修例為特朗普提供「合法」徵稅武器\李靂修

  圖:全球商業聯盟指出,美國新條款將引發一場全球稅收戰爭,損害美國信譽及削弱投資。\AI製圖
  圖:全球商業聯盟指出,美國新條款將引發一場全球稅收戰爭,損害美國信譽及削弱投資。\AI製圖

  特朗普的關稅戰在本國正陷入法律爭端,白宮急需通過立法渠道打造新的「徵稅武器」。日前在眾議院通過的《美麗大法案》(Big,Beautiful Bill)就提議,在《國內稅收法》(IRC)中新增第899條款,針對被聯邦政府認定為存在「不公平稅收」的國家展開稅收報復。

  本周美國國際貿易法院(CIT)宣布判決意見,認定特朗普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下無權單方面對全部進口商品加徵關稅,要求聯邦政府立即撤銷因權力濫用而落地的關稅。但不到一天的時間裏,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就緊急中止了CIT的禁令。

  減稅法案攜帶私貨

  須注意的是,上訴法院要求原告與聯邦政府分別在6月5日和6月9日前回應,為後續審理爭取時間。如果聯邦政府在巡迴上訴法院繼續敗訴,可能會繼續上訴至聯邦最高法院。整個過程可能會耗時六至十八個月,勢必嚴重影響美國與他國之間的關稅談判。

  所謂IEEPA,是美國在1977年冷戰時期通過的法案,授權總統在宣布國家緊急狀態後實施經濟制裁措施,以應對外國的「異常威脅」。自4月2日,特朗普援引IEEPA公布「對等關稅」政策以來,其合法性持續遭遇質疑。其中最大爭議點在於,關稅政策的制定應通過國會的立法程序,IEEPA此前也從未用於關稅實施。

  十年有望增收千億美元

  但眼下特朗普全力推動的《美麗大法案》,似乎能為白宮提供一個「合法」途徑揮舞徵稅大棒。筆者在5月22日撰文《特朗普強推減稅 華爾街心驚肉跳》指出,《美麗大法案》主要延續了特朗普在2017年執行的減稅政策,並涵蓋了稅制改革、醫療削減、移民執法與國防增強等多重目標,亦暗藏了賦權美國政府向他國徵稅的「政策私貨」。

  根據今次新增的第899條款,若某國被認定存在「不公平稅收」行為,則該國的經濟實體──包括企業、居民,甚或相關海外控股公司,在美國境內的經濟活動都將面臨更高稅率。具體來看,首年為現行適用稅率加5%,之後逐年增加5%,最高可增加20%。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預計,若《美麗大法案》最終在國會通過,未來十年將為聯邦政府增加1160億美元的稅收收入。

  目前來看,「不公平稅收」的定義較為寬泛,其中就包括歐盟與加拿大普遍實施的數字服務稅(DST)。由於傳統增值稅體系不適用於互聯網跨國公司,很多國家選擇依據用戶價值所產生的收入進行徵稅(即DST)。

  以加拿大為例,對於「依賴加拿大用戶的參與、數據和內容貢獻」的服務,如果營收超過2000萬加元(折合約1453萬美元),就會被收取3%的數字稅(見配圖)。而據加拿大行業組織證券與投資管理協會估計,899條款將使加拿大在美投資者在七年內額外繳納高達810億加元(折合約590億美元)的稅款。

  勢引發全球稅收戰爭

  全球商業聯盟(Global Business Alliance)近日發表聲明稱,第899條款將引發一場全球稅收戰爭,損害美國的信譽並削弱投資。「美國工人,而不是外國政府,將首當其衝地承受經濟後果」。